衝動的本質及其分辨(二)----賽斯
───由衝動到行動
你的衝動是你與你的內我最接近的溝通,你在夢裡接觸自己的
深層內在知識,在醒時狀態的衝動即是由此接觸而升起,並且朝向
行動的自發性驅策力。你生下來是因為你有存在的衝動。宇宙存在
,因為它有存在的衝動。想要存在的驅策力是由內而來的,而到某
個程度,那股驅策力在人或者分子的每次衝動及每次朝向行動的驅
動裡都被重複著。如果你不信任你衝動的本質,那麼你就不信任你
生命的本質、宇宙的本質,或你自己存在的本質。 (p.326)
1. 你活在衝動的包圍當中,在你的生活裡,你必須做無數的決定
──必須選擇事業、配偶、住處。經驗能助你做決定,但早在你
有多年經驗的支持之前,你就得做決定。
整體而言,不論你們有沒有意識到它──因為你們有些人有,
有些人則沒有──你們生活的確有一種心裡的形狀。那個形狀是由
你們的決定形成的。你們做決定是由於感覺想做這個或那個,想以
這種或那種方式做事的衝動之結果,你做決定是因個人的考量,以
及好像因別人置諸你的要求而做的反應。在那些對你開放的無數可
能性的廣大領域裡,你當然的確是有一些指導原則的,否則的話,
你就會永遠處在一種不能決定的狀態。你的個人衝動提供了那些指
導原則,使你看出你如何能盡量利用可能性,以使你成就你自己的
潛力到最好的地步──而在如此做的時候,也對社會整體提供了建
設性的幫助。
當你被教以不去信任你的衝動時,你開始失去你做決定的力量,
而當這一切開始發生之後,你會開始失去你的力量感,因為你害怕
去行動(自閉兒童在許多情形是那些接收到以下想法的人:世界是
如此不安全,最好根本就不要去跟它來往,只要自己的要求或需要
被滿足就夠了。當這孩子被餵飽穿暖並且受到照顧,那麼,他就會
繼續他的自閉行為,而那行為本身的確達到了它的目的。自閉兒害
怕做選擇,這當中有些是由父母那兒接收到的,因此,這孩子表達
了他父母自己的未被承認的恐懼。可是,自閉兒可以是非常聰明的
到某個程度,這樣一個小孩象徵著當一個人相信他沒有價值、不能
信任衝動,對於所要發生的事,如果他認為做選擇的壞處比好處多
時,他就會認為躲在能力的後面比去用它們更安全。 P.302-3 )
許多人處於一種優柔寡斷的窘境,所以寫信給魯柏(珍),舉例
來說,這樣一位讀者也許悲嘆說:「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或要追隨
哪個方向?我想我可以把音樂當作我的事業,因為我有音樂上的天
份。但另一方面,我又想學心理學。最近我都沒有專心在音樂上,
因為我是如此的困惑。有時我想我可以做老師,同時我正在冥想,
並且希望答案會來。」這樣一個人對任何一個衝動的信任都不夠,
都不足以使他採取行動,而所有的都還只是「同樣可能」的活動。
冥想必須繼之以行動──而真正的冥想就是行動。這種人害怕做決
定,因為他們害怕他們自己的衝動──而他們中有些人能夠用冥想
去麻木他們的衝動,而真的阻止了建設性的行動(賽斯的說法是基
於創造論的觀點;但是佛教則基於空性的本質,如如不動是最佳狀
態,冥想是進入如如不動,衝動則被視為起心動念的顛倒妄想,當
然是不准發生。所以要搞清楚賽斯與佛教的根本差別,否則會被中
間一些雷同處搞混,誤以為兩者是殊途同歸,其實是南轅北轍。很
多人談因果仍停留在佛教的單一個體的過去現在未來,但是賽斯的
靈魂觀是以靈魂家族來談論,沒有原汁原味的單一個體持續在輪迴
,這點必須分別清楚。因此以佛教的因果輪迴加上賽斯的學習進化
理論,可說是不倫不類的拼裝車。佛教與賽斯各自自成體系,不能
亂套用,它們的方向與目的地都不一樣。原始佛教的觀念與現在流
行的佛教觀念也是天差地別,一個是想盡辦法關注在世間的空相上
,不對虛幻的世間心存留戀;一個則是在世間相上大做文章,認為
佛法是科學的、理性的,爭取世俗人的認同。)
2. 衝動是昇自對這人格的能力、潛力及需要之一種自然的、自發
的建設性反應,它們是要用來做為指導力量的。
很幸運的,通常在小孩還沒長大到被教以衝動是錯的時,就會
走路了,而很幸運的,在你們的信念系統開始侵蝕小孩的自信心之
前,他朝向探索、成長、實現與力量之自然衝動就夠強到能給他必
要的跳板。你們有實質的成人身體,為每個成人身體所設的模式都
存在於胎兒裡──而再次,「很幸運的」,胎兒衝動的跟隨他自己
的方向。
沒人告訴胎兒,他不可能由一個小小的有機體去生長成一個複
雜的成人結構。當你們在母親的子宮裡,你們都曾有著多麼小而細
長,像線一樣軟弱的腿啊!那些腿現在在爬山、大步跨越巨大的林
蔭大道,因為它們跟隨了自己衝動性的形狀。而即使是在它們內的
原子與分子,也在尋找自己最有利的可能性。而以你們不了解的方
式,甚至那些原子與分子也認出並且追隨那所有意識──不論你們
如何稱呼它們的身分──天賦的朝向行動的衝動,而隨之作它們自
己的決定。
意識企圖朝向它自己理想的發展生長,那也促進了它參予其中
的所有組織的理想發展。
那麼,我們又回到理想及其實現的問題了,你的衝動何時又如
何影響世界?再次的,什麼才是那理想,那好的衝動?而為什麼看
起來你的經驗與那個理想離得那麼遠,以至於你的經驗顯得是惡
的? (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p.280-2 方智版 王季慶 譯 )
**由內我產生的衝動( 必須是自利利他的 )與由慾望產生的衝動
( 只是滿足個人的物質性慾望 , 也許是不利他人的 )不一樣 . 所以
由內我產生的衝動和自發性是一致的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