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斯說夢(六)----夢,創造力,語言,「可代拉」(1)
a.整體的生命活動是廣闊與繁複的,並非如我們當前的意識所理解
的狹窄與單線發展,時間與空間亦然────
雖然你未必覺察到,但是你真的是以一個相當環狀的(circular)
方式,來安排你的主觀生活。
假裝現在這一刻是像個輪子,而你的注意力在軸心。欲維持你
所認為的時間的動力(momentum),這軸心與外圍的圓環架構以輪幅
相連,否則只有軸心並不能帶你到任何地方,而你的「片刻」甚至
連一個顛簸的旅行也做不到。可是你的時光之旅似乎進行得如此平
順:輪子總是向前滾動。它也能向後滾動,但在你的意向裡,你心
中有個向前的方向,而向後走看起來會像是把你從你的目標引開了
。向前的運動將你帶出你似乎從中露出的過去,而帶你進入未來
(意指人從過去而誕生,進而走向未來)。因此看起來彷彿你計畫
了一個經過時間的直線路線,卻從未悟到在我們的比喻裡,輪子的
環狀運動也許可以橫截這向前之路。所以現在的軸心是由「輪幅」
維持在一起的。而這些與你們的因果觀念完全無干。反之,它們關
乎當你自己的心靈似乎在時間裡行進時的環狀運動。你所經驗的每
個當下此刻,依賴未來就如依賴過去,依賴你的死亡就如依賴你的
出生一樣。可以說,你的出生和你的死亡天生就在一起,一個暗示
著另一個。(細胞能預知未來,否則在新陳代謝中,無法去建構你
的新的身體,身體的大變動並非一朝一夕可造成,是漸進的,生命
的藍圖以及你現行的信念、生活情況等等共同形塑出未來的身體藍
圖,細胞依此而建構。)
在當下此刻,如你所想的那種生死,除非你是那種會出生的生
物,否則你無法死,你也不能有。(物質世界的生命才有生滅現象
與擁有物質性的身體)。你的身體在它出生時就覺知他的死這個事
實,在它死亡時也覺知它的出生。因此,以你們的話來說,死亡就
與出生一樣的有創造性,對行動和意識也是一樣的必要。
不過,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你時時刻刻住在許多小死與小生
之中,那在身體上與心靈上都留有紀錄。意識上你通常對它們無所
知覺。
b.我們線性時間的觀念產生了邏輯思考,所以會以前因後果來看待
一個事件,好像事件只是單純的單線發展。但是心靈事件卻是放
射性的環狀發展,充滿各種可能性,而且時間也是廣闊的時間
(過去現在未來並未切割,而是整體混合呈現。夢中所顯現的經驗
就是心靈事件的呈現方式,而我們習慣性的邏輯思考無法理解,
總認為夢是非理性的、混亂的,無參考價值,越有科學精神的人
越不當一回事,修行人甚至以無夢來肯定自心已不顛倒。────
邏輯思考──用通常的定義──處理因與果,依賴一個直線的
時間順序為其架構,而且一步步地向上建立,邏輯思考也織入了你
們的語言。按照邏輯思考和語言,你可能說:「今天我將去赴宴,
因為上個星期我接到邀請,答應參加。」那說得通。但是你不能說
:「我今天將去赴宴,因為我將遇見一個五年後在我生命中會是非
常重要的人。」那在邏輯思考和語言來講是不通的,因為在後者因
果將同時存在──或更糟,果將存在於因之前。
可是在除了正常之外的所有意識層面,你很有效地處理可能性。
細胞以選擇一個可能性而捨掉其它來維持它們的完整性。因此,輪
子現在的軸心,只是一個主要的現在,在操作上是有效的。如你們
所想的因和果只因這轉動而出現──我們比喻中輪子的相對性轉動.
因此,當你的眼睛注視著時間之路時,你忘了你存在的環狀運
動。可是,當你作夢或睡眠時,因果世界不是消失就是顯得混亂。
正常的日間影像混合而重配,因此夢中的組合與那些在日光下看到
的十分不同。統管生物與物體的行為的法則,在夢中似乎不再適用
。過去、現在、未來,以一種看似古怪的聯盟出現,這種情況,如
果你是醒著的話,你將會在此情境中失落了所有精神上的立足點(
白天所適用的法則,全部無效)。心靈的環狀本質到某個程度顯示
了它自己。當你想到夢時,你通常想到的只是它的那些面向而已,
而也許也會評論夢中奇怪的活動、怪異的位置及夢境生活本身的奇
怪特性。很少有人對他們的夢本身的條理感到驚奇,或者印象深刻
──因為在一個相對於物質世界是如此有限的實質架構中,卻容許
發生如此「有時壯觀」的事件。
舉例來說,在一個二十分鐘的夢裡,你可以經驗通常要用上幾
年時間的事情;然而身體在時間裡只老了二十分鐘,就只是如此而
已。在夢裡,經驗是邊際性的(peripheral),它在你們的時間裡,
蜻蜓點水似地留下波紋;但是夢裡的事件本身則大半存在於時間之
外。夢的經驗是以環狀方式被叫來的。有時,就你們的記憶而言,
它根本沒有觸及你的當下此刻──如你所認為的──的軸心;然而
夢是存在的,它在你存在的所有其他層面──包括細胞──都留下
了記錄。
你總是把夢中經驗轉譯為你能了解的用語,當然這轉譯是真的
。那麼,你所記起的夢已是個轉譯,但卻是被你在夢中經驗過的一
個轉譯。再次的,正如你所知的一種語言是依賴著其他語言(所有
語言的共同根源──可代拉),且暗含著停頓和寂靜,因此你所經
驗與記起的夢,也是進入到顯著地位的一個心靈的聲明,但它也是
依賴著你記不起的其他事件(夢中經驗與事件很多且複雜,你所記
起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然而整體的夢中經驗是互相關聯的,你所
記得的夢,並非單一事件)。而你的醒時意識,如它現在這樣的作
用,必定自動地將之轉譯成它的用語。否則無法理解與產生作用。
c.在我們未意識的層面,身體透過細胞的覺知才能對周遭的物理環
境做及時的反應。同樣的,心靈也對心理事件及環境有一個即刻
的全盤理解。───────
在一個實質的層面,你的身體對「你未有意識地注意的環境」
情報反應。不過,那同樣的情報對身體的統合性(integrity)非常
重要,因此對你自己精神的姿態(mental stance)也很重要。
在細胞的層面,身體不僅對它自己的現況有印象,並且對所有
各方面影響它自身情況的物理環境也都有印象。例如,身體以它自
己的密碼性方式,身體不僅覺知當地的天氣情形,並且也覺知所有
那些當地區域所依賴的世界的天氣模式。身體於是在事前準備自己
,以面對任何適應上必要的挑戰。它評估可能性,它對各種的壓力
反應。(而這些是有意識的自己所不知的,天文物理學界正在探尋
暗宇宙的存在以及和可見宇宙的關係。人類對自己的身體也應該多
多關注我們所沒意識到卻支撐我們的存在的那些不可見而確實存在
的部分。)
例如,你由觸覺覺知壓力,但在那感官的另一個版本裡,細胞
對空氣壓力反應。以最精確的態度,身體知道涉及了所有各種放射
線的度量。於是,在一個層面,身體本身對實相有它自己的一個畫
面,而你有意識的實相必須建基於其上──然而身體的認知方式或
知識,以與你的意識如此歧異的方式存在,以至變得不可理解。
因此,你有意識的有條有理,是建立在這較大的環狀式的知識上。
一般而言,心靈對心理事件及環境有一個即刻的全盤理解,就
跟你的身體對物理環境的反應一樣。於是心靈知曉你「當地的」
全盤心理氣候,以及就世界性而言與你個人有關的。
你的行動看來如此平順,以致你未覺察到所涉及的條理。在世
界一角的一座火山爆發,終將影響整個地球到不同的程度。一個情
感性的爆發,在另一個層面也有同樣的效果,主要是改變當地一帶
,但也散播其微波到群眾的心理環境。那麼心靈的實相畫面,在意
識心看來也是同樣的不可解,因為你通常的意識要求對單一性的高
度貫注。
不過,在那方面,你的夢常常讓你瞥見心靈的實相畫面。
你變得知覺到可能性,那些有時看似與你自己不相干的行動,但在
你通常不理解的更廣大的互動方案裡,可能性和你自己的行動仍然
是有關聯的。
當你由一個嬰兒長成為成人,你不僅是長高,你的身體周圍全長了
,也增加了重量和厚度。到某程度事件也以同樣方式「生長」,從
內向外長,如你那樣。在夢裡你比較接近事件誕生的那些階段。以
你們的說法,事件從未來與過去露出,而存在於你所認為的生與死
之間的創造性張力,使這些事件被給予了活力。
d. 賽斯說夢(四):1.你們所有創造性的衝動都從那隱蔽的次元
(夢實相)升起──就是那衝動本身,形成你們最偉大的城市、
你們的技術,以及那維繫你們文化組織的世界的實質水泥。
2.「可代拉」是心靈的組織單位,所有的字母皆自此生
出,也是所有語言的共同根源。───────
你用你語言的字母來造句。你把它們說出來或寫出來,用它們
來溝通。事件也可以同樣的方式來想,有如用感官的字母組合成的
心理句子──那是被活過而非寫下的經驗了的句子,形成被感知的
歷史,而非,好比說,只是被寫成有關歷史的一本書。
我說過,你們的語言到某個程度規劃了你們的經驗。不過,有
一種感官的語言,給予你生物性的感知、經驗與溝通。它形成你能
感知的事件的本質。它把經驗組合起來,使之可被實質地感覺到。
你們所有寫的或說的語言,必須建基於這生物性的「字母」上。
那麼在這兒,有比你們任何說的或寫的語言大得多的餘地。───
我用「可代拉」這個字,來表示這種語言所從出的源頭。
當然,在你們的語言和身體之間有許多的相互關係。你們說出的語
言或寫下的語言,是依賴你們的呼吸,也是依賴訊息能以多快的速
度躍過神經末梢。生物性的「可代拉」於是必然是身體語言的來源
,但「可代拉」本身從心靈更廣的知識升起,因為這更廣的知識,
原本就形成了肉體的機制。
夢是心靈的一個語言,在其中人的本質沉浮於時間之中(時間
沒有前後之分)。在夢中,他仍有感官經驗。他跑,雖然他躺在床
上睡覺;他叫,雖然他沒說出一個字。他仍有肉體的語言(身體的
情緒表達),然而那語言只是不透明地與身體的機制連接(睡覺中
的身體甚少起反應)。他處理夢中事件,但它們卻沒在他的臥室裡
發生,或必然在任何當他醒來能找到的地方發生。
你的肉體感官,幾乎是像個生物性的字那樣,容許你組織與感
知某種情報,而你由它形成你世界的事件,以及你實相的輪廓。
你有意識的知識是寄於一個不可見的、未言明的心理與肉體的語言
,這語言為有意識生活的通訊及可認知事件提供內在的支持。這些
內在的語言構建成「可代拉」,那麼「可代拉」是心靈的組織單位
,而所有的字母皆自此生出。字母暗示了「可代拉」,但不能包容
它,就如英語不能包容俄語、法語、中國語或任何組合一樣。如果
你想說英語,你不能同時說中國話。其一排除另一,即令其一暗示
了另一的存在,因為到那程度,所有語言有一些共同的根。
以某個方式而言,事件就像是語言被說出來的部分,卻是以一
種活生生的形式說出來,而不只是一個聲音(事件在生活中實質的
發生)。這些是建基於感官的字母(人類所用的語言文字),而感
官的字母本身是出自非感官的「可代拉」。一個句子是由字、言詞
的各部分,動詞、形容詞、主詞與表詞、母音與音節所建立的,而
在其下,有著容許你能說或讀的整個架構。到某程度,事件是以同
樣的方式建立起來的。你形成與組織句子,然而你依靠信心說話,
而並無實際地知道你說話所涉及的方法。因此你只認知那活動的表
面。以同樣的方式,你形成事件,而常常並沒知覺到你在如此做。
好像事情就這麼發生了,就如話就這麼說出來了。在學校他們教你
如何造句,而你從長者那兒學會如何說話。可是,在你誕生之前,
你已涉及了事件的形成。心靈形成事件,就跟海洋形成波浪一般
───只除了海洋的波浪受限於它的表面或底部,然而心靈的事件
則是即刻被轉譯,而溢出成為群體的心理實相。可以說,在醒時生
活,你遇見那完成了的事件。你在醒時意識的範圍遭遇事件。然而
,在夢境及其他意識層面,你則是更直接的處理事件的形成。你對
這過程無所知覺,就如在正常情況下,你對你形成句子的方式無所
知覺一樣,那些句子似乎如此自動地由你流出來。
心靈,當它轉向物質實相時,是事件的創造者。透過那些事件
,它經驗自己的實相,就如透過你的說話,你聽見你的聲音。
那麼,在夢裡,你是涉足於形成實質事件的那個過程裡。你正
處理行動的部分。當你醒來,你用它形成接下去的肉體的「語言」
,那將成為你生活裡的行動。
(心靈的本質 p.167-174 方智版 王季慶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