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細胞的記憶性:

 如眾所週知,組合你們細胞的原子,就如細胞本身一樣,都是經

常在死亡而被取代。內臟的材料改變了,然而它們永遠保持其形式

。因為它們的本體並沒改變。同樣的,在所有這些不為你有意識的

自己所覺知的生生滅滅之中,你自己的本體是安全而不受影響的。

本體對所有經驗的記憶都保存著。而且每個細胞也都記著它的過去

雖則它所有的部份曾經而且正在繼續的被取代。就如你們的細胞

有其記憶,同樣的,意識心有一種更明顯的記憶。你們有意識的念

頭好像一個板機一樣,把細胞與意識心這兩種記憶都啟動了。

 那麼在你們的肉體存在之內,不可磨滅地寫下了每一個愉悅的、

 擴展的、創傷的和悲慘的[過去]事件。以你們的話來說,這是

 你們工作的素材,自你們的肉身成胎以來的記憶。

 在你們的記憶裡,有最複雜的組織和聯想的結構,它同時存在於

你們的細胞結構的深處及你們有意識的活動的最高層。(所謂肉身

成胎以來,即是人類誕生以來,你和你的內我每一世人世所經歷的

林林總總都深刻的記憶在細胞與意識心結構的最深處,而這些過去

記憶能否浮上檯面繼續活動,端賴你目前的信念是否與之相應,

因此賽斯才說,該檢討的是你目前的信念,而不是過去必然會影響

你。所以你目前或是當下的念頭就像板機一樣,啟動了塵封的過往

。板機就是助緣,明白這個道理,你就可以了解為甚麼一定要想好

的,不要去想那些不好的,或把心力花在檢討缺失上,越貫注其上

,出現的機率越高,這與我們的前車之鑑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有關

助緣或板機才能啟動過往的記憶或業力,已逝的佛學泰斗印順法師

在其學佛三要的書中,有一篇業盡報息則入涅盤,對這個觀念解析

甚詳,錄下以供參考:

 我們的生死身,從過去的業力所感而來。有了這身心組織,便不

沒有欠缺、沒有苦痛。只要你誕生了,這一既成事實,在現生中

,是不能完全解除的。所以,了脫生死,決不從苦果的改變上去着

力。也不從業力的消除上去着力,因為有煩惱才會造業,才會使業

感果。如果能證無我、斷煩惱、得涅盤,業力就不會起作用,生死

的連索,便從此截斷了。(這就是為甚麼要養成與空性相應的習慣

,而不是動不動就與世間法的爭權益、爭公平、爭是非、爭…….

.相應。) 對於這,許多人不明白,發生誤會,引出很多疑問。他

們以為,有甚麼業感甚麼報,這是佛說的。而且,作業而受果的,

即使經過千劫萬劫,業力仍永不消失。因此就誤解,我們的生死,

無法了脫。因為前生作了好多業,還沒有受報完,而今生又作了好

多善惡業。將來再感生死時,也還是要造業的。這樣,豈不是業力

越造越多,永遠受報不完,這怎能了生死而不受苦果呢?這個想法

,就是不知道佛法的因果道理。要知道,有了業要感果,但還要有

助緣,煩惱就是業力感果的要緣。

 例如,業力之所以會感生死果,也要煩惱來為它作滋生的助緣。

如果斷了煩惱,沒有助緣,業力也就無力生果了。所以說業盡報息

,則入涅盤。業盡的盡,不是沒有了,只是過去了,再也起不了作

用。這樣,煩惱一斷,業種就乾枯了,生死的果報,也就從此永息

 六祖惠能聽聞[應無所住生其心]而開悟,因為所有的助緣全沒

了。板機也唯有與空性相應才會啟動。如果以道德經的說法就是第

二十三章所說的[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

同於失。]這也就是為甚麼賽斯說[當下是威力之點],你當下的

信念決定了一切。賽斯不能與空性相應,所以當現在一個人的一生

裡,一些好的思想被啟動時,它們將會由他轉世的人格裡吸引類似

的經驗。創造不能回頭,只會不斷尋找新的可能性。)

 

(續上,本文)早先我曾將你們的思想比為病毒。現在,則是把它

們想做活的電磁細胞,和你身體細胞的不同只在它們物質化的本質

上。你的思想指揮你的身體細胞的整體機能,即使你並沒有意識到

那些細胞是如何運作的。因為那工作是無意識的。

 肉體的每個細胞可說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小腦子,擁有它私自的經

驗和它與其他細胞的關係的所有記憶。以你們的話來說,每個細胞

天生具有對身體的整個歷史──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一幅

畫面,而它就按照這個畫面來運作。

 且說,這個畫面是變化不停的、流動的。即使是在一個細胞裡的

變化也即刻地被身體意識(所有細胞的聯合意識)所注意,而將來

的結果也被感知了。這情報和來自身體的所有其他資料一起被拿來

用,而作出一個預言。

    *身體意識:在其本身是充滿了活力、生氣及創造性的。

     身體之每一個最微細的部分都有意識,努力向自己的發展目標奮

進,並且與身體所有其他部分溝通。身體意識的確是獨立的。到一

個很大的程度,其本身 的防衛機制保護他不受心智之負面信念侵害

--至少到一個很大的範圍,身體意識運作得不被負面的預期或觀

念阻礙。身體意識之主要特徵就是自發性。這允許它以一種不可置

信的速度運作,一種幾乎是瞬間的意識,在其間知者與所知者之間

,可說是沒有距離的。 

         (健康之道 p.24-5)                                                

                                                    

細胞的預知性、穩定性以及在肉體環境中的可靠性:

 預言性的畫面被拿來與兩個模型比較。首先把他與這個人的身體

的理想健康標準──其最大的成就──來核對。然後是與有意識的

自己傳送給它的身體的形象來核對。即刻做出了關連。在一個令最

進步的技術也忌妒的組織架構裡,通訊極快速地來回躍動,身體做

出不管甚麼必要的改變,以使這兩個畫面和身體現在的狀況一致。

 到某個程度有一種天生固有的平衡。身體對有意識的思想是如此

地有反應,以致它天生具有自我維護的系統和對它自己的圓滿成就

的指導形象。

  好比說,你在四歲時,受到嚴重的外傷。雖則到了,好比說,

你二十七歲時,那手上所有的組織以換了好幾遍了,在那些現在的

每一個細胞之內的本體仍然記得那傷害。然而要記住,你二十七歲

的手,它裡面的細胞在實質上完全不是經驗到任何那些事件的同一

細胞。然而,在某種感覺的地下組織,在那些無數的過去的午後所

經驗的刺激和反應,其證據雖早已被埋葬,卻仍然存在。那些記憶

中有些必然會被重新播放,而影響你所謂的二十七歲的眼前經驗。

你有意識的思想和習慣,掌管它們之中哪些將被融入到目前的大漩

渦裡。

  過去事件,除非他們被存在於你們心中的有意識的期待和思想

召來,否則不會自動入侵到你們現在的生活。那些無意識的記憶將

按照你目前的信念被發動。當你的思想發動了愉悅的身體感覺和實

質事件,你將得到補充和更新;或當你把不愉快的過去的肉體遭遇

帶到你的覺知裡來時,你會感到沮喪。身體經常地死而復生,卻仍

舊是它自身。身體雖然永遠是它自己,同時卻又在來來往往當中。

它的一個細胞死了,它不覺得它有減損,因為它仍在形成一個新細

胞的過程裡。身體對它自己的觀念,作為一個整體,它知道它會

,就如它現在的某部份死了,但它也覺知它將來的結局。然而在此

架構之內,它保護並維持它自己的穩定性和生存。(由於細胞與身

體的特性,所以雖然新陳代謝一直在進行,身體不斷在更新,但是

我們卻無法得到一個全新的身體)  

   (個人實相的本質 p.213-8  方智版  王季慶  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思想體系
    全站熱搜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