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185  

 

      歸雲飛雨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回家種田,提到"樂夫天命復奚疑"

?這句話不是肯定句,只是為自己加油打氣,但是作用不大,所以

他很鬱悶,經常醉醺醺,無心農事,所以收成很差,生活越加困苦

,後來還須仰賴鄰居送些酒給他,最後連住家房子都被火燒掉了,

慘況連連,自己造成的。可別被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過了。

陶淵明若真正了解樂天知命,就會悠然度日而非藉酒消愁。什麼是

樂天知命?

生活真能樂在其中,才能笑得開心。賽斯如是說:

  快樂地接受生命(你天生的生命形式,萬物一體,人類也是一

體,萬物各有所長、各司其職,分工合作,肯定你所是的自己,善

用自己與生俱來的專長與特色,不被價值觀與社會地位所干擾而忘

失該盡之本分),它在你內有它自己的理由和原因。你不能說

"除非按照我的條件生存,否則我寧願不生存" ,沒人有此權利拿自

己來與自己天生的活力如此對抗。

 別忘了你所真正擁有的健康與活力,也別忘了你的智慧和直覺,

更別忘了你所擁有的幸福。但你也不能任性的誤用它們,嘗試強迫

它們合乎你所設的生存條件。(這個誤用與任性,是很多人的痛苦

根源)

 如果你能以幸福和喜悅傾聽內心的悸動,就會成全自己,也帶給

別人快樂。如此按生命自己的條件接受生命,而在如此的接受中,

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滿被恩寵,而理想的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在如

此做時,你會自動幫助別人,並且幫助了你身為其一份子的種族

(人類全體)。──賽斯

 

  所謂接受生命並非消極不改進,而是先肯定自己的先天條件與

使命,然後加以變化擴充。就像西方畫家馬諦斯晚年所說的:不是

剪紙藝術能滿足我,而是剪紙藝術須要我去擴充。因此,賽斯另一

段話提到:

  你為這一生也許選擇了一個特別的主題,一個特定的條件

架構,但是,在這些條件之內,你還是有去實驗與去創造的自

由,從而改變情況和事件。

每一個人都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個別的模式,以便讓自己能在這

個範圍內創造這個個人的實相。即便如此,在這個界限之內,

還是有無數的可行方向以及無限的可用資源。----賽斯

 

所有的生命都在追求展現的可能性,隨著你的意識擴展而變化,生

命並非一成不便或趨向單一簡樸,也非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強制不變

。在完成義務與責任中也成就了自己,自立立他、自利利他,共同

的快樂才有共同的成長與快樂。當今全世界的社會狀況都因兩極化

而動盪不安,孔子所說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有其人生智慧的觀察

,可是人類只能朝此均富和樂的願景緩步前進,每每付出極慘痛代

價,才能換來一小步的前進。

 

天國近了,意思是人類照基督所教去改變行為,人間就是天國,若

能變成天國,是基督的功勞,當然基督就是救世主降臨。可惜西方

人會錯意,往外追求,癡癡空等兩千年,就是不願親身奉行主之意

,不願成就基督救世主的夢想。人間淨土何常不是如此?

(p.s所謂耶穌再來,不再是基督意識單獨地顯現在某一個人身上。

   而是喚醒每一個人內在的基督意識,好讓人們能夠真正地

     在地球上創造天堂──讓每個人都成為神的孩子。)

 

如果人人能樂天知命,按生命自己的條件接受生命,天國或淨土自

然水到渠成。不甘心、不認命讓人生與世界走了樣,每個人的人生

不是只有這一世,從整體生命考量,每個生命都有其發展的潛在安

排,所以安時處順不愧是生命的智慧之言。西方宗教與科學力主每

個人的人生只有這一次,所以更加深了焦慮感與急迫感,勢在必得

,必然引出爭端與不幸。老子的智慧:以其不爭,莫能與之爭。也

無法改變中國人戰亂的噩夢,直至今日全世界仍處於備戰狀態與大

大小小的戰爭,內亂與恐怖攻擊等等所帶來的悲慘人生,喚不醒人

類對和平的渴望,整軍備伍,研發高科技的毀滅武器,真能帶來世

界和平?恐怕是一觸即發。

arrow
arrow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