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 出生的震撼有幾種後果,通常會把這轉世人格可謂一下子
完全拖進物質實相。
在此之前,情況是相當的單調,身體意識幾乎是自動地受到滋養,
反應很強烈,卻是在高度受控制的情況之下。在出生時,所有這些
都突然完結了,"新的" 刺激被這麼快速的引進,這是身體意識到此
時為止,從未經驗過的。身體意識極需一個使它安定的因素。原先
,身體意識由於和母親在生理上與心電感應上很深的認同,而
得到滋養與支持。在細胞間的溝通遠比你想像的要深沉。如果只考
慮到身體意識,則其與母體的認同在出生前幾乎是完全的。
在新的轉世人格進入之前,胎兒一直認為它自己為母體的一部分。
在出生時,這種支持卻遭到突然的否認。因為新的人格如果在出生
前尚未完全進入胎兒,通常它會在出生時,完全進入胎兒以穩定新
的有機體(剛出生的嬰兒)。換言之,它安撫新的有機體。因此新
的人格按照它何時進入這三次元,而以不同的程度體驗出生的過程
。當新的人格在出生那一刻入胎,它還是相當獨立的,尚未與它所
進入的形體(嬰兒)認同,而是扮演支持性的角色。但是,如果人
格在受孕時或出生前的任何時間就已經入胎,那麼它就多少已與胎
兒的身體意識認同了。人格開始指揮胎兒的知覺——雖然胎兒不管
有沒有接受到這種指揮,胎兒的知覺也都已開始了——人格將以最
切身、最直接的方式經歷出生的震撼。這樣的話,在人格與出生經
驗之間就沒有距離。
9.新進入嬰兒的人格,做為一個意識,是閃爍不定的,因為在
達到穩定之前還有一段時間。
當這孩子,特別是幼兒,在睡覺時,舉例來說,人格就常常離開
了身體。逐漸地它與兩世之間的情況的認同減少了,直到幾乎他全
部的焦點都定居在肉體之內。顯然有些人比其他人與身體的認同更
完全得多。一般說來,對物質實相的集中焦點,有一個最適宜的時
間,一段強化,與時間的長短無關,可以長達一週或三十年。從那
以後它開始減弱,不知不覺地開始轉移到其他的實相層面。
(一個人對於人世間的專注力,黃金時段大概從一週到三十年,因
人而異。所以有些人很難專心,常常漫不經心,或者努力的程度大
起大落,或者對身邊的事務開始漠不關心,或者突然振作了起來,
像變了個人似的。這些怪異現象,從賽斯所說看來,也就不足為怪
,而是每個人的常態不一。這是人類所不知的地方。但是俗話說,
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似乎就有些道理了。換成人生現
象來說,每個人的黃金風光時期,長短不一。)
一個危機可能如此地損毀了這人與其身體的認同感,以致他暫
時離開了身體,尤其是當危機發生在人生的最早期或最晚期時。於
是他可能有幾種反應:他可能離開得如此完全以致身體進入了昏迷
狀態,如果身體意識也受到震驚的話。如果震驚是心理上的,而身
體意識仍或多或少正常地運作,那他可能回歸成一個早先的轉世人
格。(太過驚嚇以致魂不附體或失落元神,民間或某些宗教上的收
驚,由此也可看出確有此情況,從一些例子上,也可看到收驚的明
顯效果。)在這種情形,這只是一個倒退,一段時間之後,常會過
去而恢復正常(也就是不透過收驚,自己也會好轉,只是這段期間
會容易疲勞、不專心、易受驚嚇)。
10. 性別認同:
如果一個人格相信它在男性生涯做得很差勁,它可能會發動女靈的
特質,採取一個它很成功的過去女性生涯裡的特性,把那畫面翻轉
過來;同樣的事也可能發生在一個女人身上(男人女性化、女人男
性化)。
在另一方面,如果這人格發現它曾與它現在的性別過份認同,以
致深深地威脅了它的個人性,那麼它也可能把相反的畫面搬到顯著
的地位,做得這麼過分以致又去與那相反性別的過去人格認同。
11. 身體的認同與控制能力:
在早年人格對身體的把持是很微弱的,但漸漸會增強。人格為
了它自己的理由,可能決定選擇一個在美觀上來說不可愛的身體(
內心卻不認同,當下的社會過度強調外表,這種內心的矛盾更加嚴
重,所以整型特別流行),他可能從不覺得與這個身體有關聯,而
雖然這一次的人生能達到他心中預存的目的,但在這身體與在它內
的人格之間總有一個基本的可感覺到的距離。
先前所說的那些在受孕時就入胎的人格,通常都非常渴望人間
生活。因此它們會更完全的發展,並且很早便顯出他們個人的特性
。他們抓住新的身體就已經開始塑造它。對物質的控制是非常有力
的,而他們通常留在身體內,不是在意外事件中立即死亡,就是在
睡眠中死去,或死於急病。一般而言,他們是物質的操縱者。他們
是感情用事的,他們常以即刻的、迫不及待的、明確的方式解決他
們的問題。它們擅用大地的材料,把他們的概念非常有力的轉譯成
物質的形式。他們建造城市、紀念碑。他們是建築師。他們關切的
是形成物質並且照他們的願望塑造它。
一般而言,那些直到出生那一刻才進入你們的存在層面的人,在
那些特定的方面來說是比較沒那麼行的操縱者,如果可以這麼說的
話,他們是平庸之輩或普通人。至於還有些人則可能的抗拒這新的
人生,即使他們選擇了它。他們多少必須在出生時在場,但他們仍
能避免與新生兒有任何完全的認同。他們在那形體之內或四週飛來
飛去,但半帶著勉強。這種行為有許多原因。有些人格只是較喜歡
兩世之間的存在而已,而且對理論性的解決問題比必須涉及的實際
應用要關心得多。另一些人發現人世生活並不如他們想像的那樣滿
足他們的需要,而他們在另一個實相與存在的場所會有更大的進步
。可是,因著他們自己的特性,有些人格較喜歡在他們自身與其肉
體存在之間設下一定的距離。他們對象徵符號要關心得多,而把塵
世生活看作是極具實驗性的,可以說幾乎是以一種猜疑的眼光來看
它。他們對操縱物質的興趣,還不如對概念在物質之內出現的方式
更為好奇。一般來說,他們永遠是對概念、哲學與摸不到的實相更
感到自在。他們是思想者,於人於事總是有點距離。詩人和藝術家
雖然也有一些這種天性,但一般說來是對塵世生活的物質價值有較
深的賞識力,雖然他們有許多的相同特性。所以,人對肉體的態度
總是有所不同的,可能選擇許多種不同的體型,但在全我方面總有
一個籠統的偏好,並有主導全我的的一些特徵。因此通常所活過的
各個不同的人生,還是有它自己的個人味道。
如果不討論人格離開肉體的方式的話,幾乎不可能談人格何時
進入肉體,因為所有這一切都與個人特性及對物質實相的態度有極
大關係。與來生有關的決定不僅可在兩世之間的狀態達成,並且也
在任一生的作夢狀態裡達成。
例如,你現可在能已經決定你下一次投生的環境。雖然在你來
說,你的新父母可能現在仍是嬰兒,或在你的時間尺度下尚未出生
,但仍能預作安排。
(靈魂永生 p. 262-5 方智版 王季慶 譯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