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枝1--2    

 

 

 

*無為而無不為,侯王不能發號司令,只能維護大環境的安全*

 
 
   道德經:第37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解說道德經一向針對聖人談治理方針,只有第32、 37、 39章針
 
對侯王獻策。32與39都是奉勸侯王要放下身段,不要自以為侯王
 
很尊貴而離民眾遠遠的,要與民同在---民之所欲,常在我心
 
---,才能得民心,如此才能長長久久。本章則強調無為而治,
 
希望侯王學道之無為而無不為 (如老子所說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
 
為),如果有百性仍然蠢蠢欲動,老子將會施以見素抱樸、少私寡
 
欲之教導,使夫智者不敢為也。有點像是孔子周遊列國向諸侯王
 
推銷施行仁政。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這句話顯示老子與孔子一樣,有實質
 
的行動去說服諸侯王,可惜沒有諸侯王接受老子這一套政治理想,
 
大概都認為不可行。所以老子沒沒無聞,在歷史上沒有留下確實
 
的生平,只留下了這一部道德經傳世。中國人是個重史料與尊師
 
重道的民族,如果老子在世是個有名位之人或是收徒傳授,就會
 
留下一定的紀錄,但是並沒有,只有一些鄉野傳說,所以極難考
 
證。司馬遷史記對老子的紀錄,只是讓老子的身世更加撲朔迷離
 
。老子的身世就像道德經的解讀一樣,至今仍無定論。
 
***從歷史的文字資訊的管道是這樣 , 但是從別的管道 , 道德經的
     作者及出處 , 那可是另一回事 . 春秋時代生於孔子之前 , 孔子
     也曾經拜訪過的高人, 確實寫了一本白話本的道德經 , 教化底
     層眾生 , 內容只談修身養性之法 , 不涉及政治與軍事 . 而這本
     道德經到了戰國時代被一位修道者獲得 , 以文言文重新編寫現
    行流通本的道德經 , 所以才會有本章的諸侯王 . 但是此人不敢
    以本名示人 , 編了一個老子的虛幻故事 , 造成後世學者的困擾 .
    而且此人也不知自己所學之道是屬於阿修羅道所傳之道 , 因此
    在德經部分或整本道德經有過半都是在討論聖人政治 , 與原本
    道德經的道在層次上就有落差 . 這條線索有助於釐清道德經的
    諸多爭論 . ( 2022/ 10 /10 補記 )
 
 
 
譯解道恆常是無為而無不為,道創生萬物卻不橫加干預與管控,
 
放任萬物自由自在,自我管理,在這方面可說是無為--無為即是
 
自然,也就是自發性。每個生命依內在之自發性去發展,各有特色
 
,而不是聽命行事,由此也可以說無不為,就像大自然的千變萬化
 
不設限。但是為了整個世界的平衡與合諧以及萬物的生生不息與生
 
存,道可說是無所不為,才能達到這個理想。侯王若能效法道的精
 
神,任由百姓自發性去生存,侯王不可發號司令或命令百姓依照政
 
策生活,侯王只能維護大環境的安全,如此萬民將會自我管理、自
 
我教化,如果仍有蠢蠢欲動想有所不當之作為,我將施以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的教導,使其智者不敢妄自行動而達於知足無欲。不會
 
有不當之物欲,心也跟著平靜了下來,天下也就自發的安定了。大
 
自然與宇宙的和諧安定不就是依自發性運作,所以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p.s

什麼是自發性?老子的學說首重自然,但是對於自然並無解

說,反而不斷強調無為,無為的意思也不是很明顯,有許多不同的

解讀。這個現象已很明顯指出自然就是無為。既然道法自然,大自

然是被創造出來,所以老子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反而是賽斯所說

自發性,自發性是內在宇宙法則之一,賽斯對自發性的解說

下:不管開始與結束的所有表象,也不管死亡與衰敗的所有表象,

一切意識都以一種自發的方式,在同時的和諧之中,存在於廣闊的

現在。自發性與紀律之間有微妙的平衡關係並非只顧自己的隨心

所欲。(參閱第48章)

 
 p.s 看完這一章再來看看孔子的無為而治就很有意思 ,但是要先解
讀正確 :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行),由之;不可使,
知之。」

   孔子是正宗的修道思想,這是主軸。道的內涵在詩經,所以說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就是下學上達的成道之路。為甚麼

孔子晚年要刪詩書、訂禮樂? 看上述這一句就可知道。

   《詩經》作為傳統文化的源頭之一,本質上就是「傳道」的

載體,諷刺執政者的不「道」行為,正是警示執政者。說「道」

,解「道」,一直都是《詩經》傳播的意義,孔子刪定《詩經》

,也不過是使其更適合時代的需要。無論「詩三百」還是「詩三

千」,都是在明確兩個認識:一是《詩經》內容涵蓋社會各個層

面,二是《詩經》所有內容都「合道」,都可用於「學」。

(學的意義就是學道,道標舉出來之後,才能了解學而時習之的

學指的就是學道;孔子所說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

不如丘之好學也。此處的好學就是好道 , 而非喜好學習。學的

意義沒弄清楚,整個孔子的思想就會往下拉。)

而詩三百「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用一句話概括

《詩經》思想的意思。這「一言」即下面的「思無邪」,「蔽

之」即全部涵蓋,無遺漏。《詩經》中沒有任何一句話不符合

此「一言」(思無邪)的要求。思無邪就是道。在道的基礎之

下,禮樂才能達到大禮與天地同節,大樂與天地同和。這也可

說與道合一,天人合一 。能夠朝這個境界前進的就是孔子所說

的君子(道心),一般人依世俗想法生活就是孔子所說的小人(人

心,世俗心 , 而非我們現在所說的心機算計的小人);也就是

尚書所說的道心惟微,人心惟危。這一點沒弄清楚,怎麼讀論

語?難怪孔子要說知我者其天乎!孔子宣揚的是大道而非僅只是

人倫之道,他所說的話都隱含大道之理,但是門生聽不懂,還

說夫子罕言性與天道;孔子除了說人不知而不慍之外,還能說

什麼?「不如丘之好學也」這句話可不是孔子的浮誇之言。

 

   有了「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個基礎,才能知道

民可使(行),由之;不可使,知之。」究竟在談甚麼? 也就

是說老百姓如果對於道有了認知與實踐,那麼就任由他們自行

生活,無須干涉;但是老百姓如果對於道無所知,不知人生的

方向,那麼就要教導他們。教育對於孔子而言是很重要的,人

民富裕之後就要教育他們認識道。

至於孔子的無為而治請參閱:

中庸惟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與賽斯的對宇宙義務的承諾 中庸之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老子
    全站熱搜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