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Dhammapada):意思是道之路或宗教之路。

全名──法句譬喻經四卷,輯成於佛滅後一、二百年之間,算是

最早期的經典,五百年後,於西晉時傳入中國,由西域沙門法炬

與法立合譯。法句經的內容雖非甚麼高深的佛法,而且誇張了一

些,但多少反映了釋迦在世時的真實情況。釋迦摩尼離宮出家前

,應該沒接觸過婆羅門教或其他宗教的經典,因為他的父親深怕

他走上出家之路,但是時間到了,畢竟還是發生了。在苦行林

六年也不可能看經典,靜坐入定也得不到真解脫,最後在甚深思

惟中了悟了一些異於前人的生命道理,認為唯有如此才能究竟解

脫。他的整個悟道過程不是靠經典的認知與分析,因為他面對的

是許多不認識字的眾生,所以他更不可能長篇大

論的講說佛法,因此在短短的開示中,講的應是一種簡單易懂的

生活態度,依此生活態度就可扭轉生死。否則依照現行佛經,

博士也不見得看得懂,身邊也要一堆佛學大辭典翻查,那個年代

只是口說,有幾個聽得懂?如果釋迦無法像基督一樣顯神蹟,他

如何幫人家解決問題,如何取信於人家?那個年代一個新人,無神

通力,吸引不了眾生。所以法句經是接近實情的,何況年代還不遠

,為了傳道,面對重神通的印度人,當然要極盡誇張之能事,反正

人已不在,死無對證。人就是喜歡這種萬能的神佛來幫他們解決

疑難雜症,否則崇拜甚麼呢?現在還不是一樣?如果不誇大神蹟,

自己的信仰就變成笑話,所以祂一定要比我們偉大千萬倍,厲害

千萬倍。

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第70章)

我想,釋迦面臨的情況也是這樣,他要他所悟的道,易懂易行,

否則一般老百姓如何改變命運?因此他禁止徒弟以梵文講道理,

但是後世的佛經,除了南傳是以巴利文書寫,北傳幾乎都是以

梵文書寫。部派佛教為了應付印度當時的婆羅門教以及其他宗教、

哲學的論辯,以佛之名寫了許多經典加以評破,這是可以確定。

問題是他們誤解了釋迦所悟的生命道理,因此所引申的佛之道,

是背離了佛的本意,把佛教複雜化、艱深化,尤其在佛教已衰落的

後期,玄奘法師到了印度所見到的民間佛教已稀稀疏疏,除了金碧

輝煌的那爛陀大學在倡導中觀學與唯識學以外,民間已看不到佛法,

義淨法師也這麼說,民間無大小乘之分。中觀與唯識距離老百姓

遙遠又遙遠,聰慧如玄奘目睹這一切,為何回國之後仍堅持宏揚

唯識宗?而不與中國人一樣宏揚真常系的佛經?這是耐人尋味的,

想必他在那爛陀大學已徹底暸知佛經的偽造問題,所以那爛陀大學

仍醉心於中觀論與唯識論的宏揚與論辯,而無視於民間佛教的衰落。

重視神通與咒語的印度民間佛教逐漸與民間的神教合流,演變成

印度佛教最末期的密宗。回教佔領印度,佛教就消失了,可是

婆羅門教演變成現在的印度教,卻仍然屹立不搖,其他宗教也是,

唯獨佛教消失不見了,顯然佛教學術化的結果,與民間嚴重脫鉤,

也違背了釋迦欲把宗教平民化的真精神。同時也可知印度民間崇尚

的是甚麼,佛教史所說佛陀在世的盛況是誇大其詞的,尤其在釋迦

眼睜睜看著釋迦族被消滅,卻無能為力挽救,對於他成佛的威信應

該是有受到嚴重的打擊,王公貴族聽佛說法,圖的是甚麼?當然是

力加被,國運昌隆。如果連生養他的釋迦族都無法倖免於難,那

們還能期待甚麼?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他們可沒興趣清心寡欲,

嚴守戒律,依法修行,放棄世間的榮華富貴。

 

.釋迦處於百家齊放的時代(與中國差不多),他選擇遠離婆羅門教

勢力的中印度恆河地區,那是個中產階級誕生的新興區域,經濟建

立,稻米豐收,足夠養活眾多的出家行者。在當時年輕人離家學道

,蔚為風潮。

  當時的中印度(位處印度之東邊)有十六大國,屬剎地利之

         王族文化。

     北印度(位處印度之西邊)屬雅利安人之婆羅門教。

釋迦族位處尼泊爾與印度邊境附近(位於現今之尼泊爾的陀奈──

tarai),屬於小部族未獨立,附屬於憍薩羅國。

 憍薩羅國(恆河之北):以舍衛城為首都(波斯匿王、琉璃王)

 摩竭陀國(恆河之南):以王舍城為首都(阿闍世王,最後統一

             全印度)

佛陀行走之路線───由西向東之公路(北路)

   舍衛城──迦毘羅衛城──拘尸那羅──毗舍離到達恆河,

       由此渡河到南方的摩竭陀國之王舍城。

  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王舍城──竹林精舍、靈鷲山

  長者──商人之首,恆河流域物產豐富,出現了以農耕為主的

      農民地主,以及工商業、手工業、都市發展、商隊、

      團體等。

  雅利安人──B.C1500入侵北印度,B.C1000--500建立吠陀文化

     ---奧義書。後來與古印度人達羅維荼人(居住於印度河

     平原.C2500----1000消失)的宗教相接觸而受其影響。

 婆羅門教──吠陀的自然崇拜宗教(天空、風、雨、電、雷

法句譬喻經數則:

 1慈仁品第八──19 慈悲得善報

  昔,佛在羅閱祇國(摩竭陀國);去國五百里有山,山中有一

家,有百二十二人,生長山藪,殺獵為業,衣其皮食其肉,初(一

開始)不田作;奉事鬼神,不識三尊(三寶)。

  佛以聖智,明其應受度,遂往詣其家,坐一樹下。

  男子行獵,唯有婦女在;見佛光相,明照天地,山中木石,

皆變金色;大小驚喜,知佛神人,皆往禮拜,供施坐席。

  佛為諸母人,說殺生之罪、行慈悲之福;夫妻恩愛一時,終會

有別離。諸母人聞經歡喜,上前白佛言:「山民貪享而害生,以肉

為食,欲設微供,願當受納!」

 佛告諸母人:「諸佛之法,不以肉食,吾已食來,不須復辦。

因告之曰:「夫人生世,可食無數,何以不作有益之食,反而殘害

群生,以自濟活,死墮惡道,損而無益;人食五穀,當愍眾生,蠕

動之類,莫不貪生;殺彼活己,殃罪不朽;慈仁不殺,世世無患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為仁不殺,常能攝身,是處不死,所適無患;

  不殺為仁,慎言守心,是處不死,所適無患。

  垂拱無為,不害眾生,無所煩惱,是應梵天;

  常以慈哀,淨如佛教,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佛說偈已,男子獵還,諸婦聽經,不復行迎。其夫驚疑,怪不如

常,棄肉來歸,謂有變故;至見諸婦, 皆坐佛前,叉手聽經;瞋

恙聲張(其夫見此狀,生氣大吼叫),欲圖毀佛。

  諸婦諫曰:「此是神人,勿興惡意也!」

  即各悔過,為佛作禮。

  佛重為說:不殺之福、殘害之罪。

  夫主意觧,長跪白佛:「吾等生長深山,以殺獵自居,罪過

  累積,當行何法,得免重殃?」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履仁行慈,博愛濟眾,有十一譽:福常隨身、

  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仁愛、不毒不兵、

  水火不喪、所在得利、死昇梵天、是為十一。

佛說偈已,男女大小,百二十二人,歡心信受,皆奉持五戒。

佛語瓶沙王:「給其田地,賜與穀食,仁化廣普,國界安寧。」

                        (一)

(經文引自"法句譬喻經解讀" 潘文良 註述 頂淵出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也乎 的頭像
    也乎

    問風部落格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