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3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 第19 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道德經:第65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
 
然後乃至大順。
 
道德經: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解說:無為而治,不必做甚麼,就可以把國家治理好?這種論調要不是天方夜譚,
 
就是痴人說夢話。說的也是,治理國家並非把老百姓全部催眠,然後下個指令,等
 
醒過來之後老百姓就會乖乖聽話,這時候真的是可以無為而治。不過,老子並不會
 
催眠術。老子的無為並非不做事,而且是有計畫的大忙碌。看看第3、12、19、65章
 
所說的,老子為了成就一個理想國,可說是費盡心思,必須盡全力去防堵那些讓老
 
百姓變壞、發狂的文化、經濟活動,換句話說,無為就是不要去做像現代政府或現代
 
社會搞那些五花八門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那時的社會還比較簡單化一些,但是
 
要防堵的還不少,老子還真是個社會病態觀察家,可不是躲在深山餐風飲露、煉丹
 
練氣不問世事的大修行人,相反的,它可是觀察入微,深知國家、社會、百姓到底
 
出了甚麼問題,並且提出改革的良方,兼顧國家與個人的安定、權益與修為。
 
 老子的無為項目(不要去搞所列舉的項目):
 
 不尚賢--有如現在所舉辦的選賢與能的選舉活動、好人好事代表、
 
               各種團體的頭銜、榮譽頭銜等等。
 
 不貴難得之貨--古董、珠寶、稀世精品等等。
 
 不現可欲--名牌、名品、新型日用品、限量品等等。
 
 五色、五音、五味--影音活動、晚會、煙火、美食等等。
 
    馳騁畋獵:打獵、釣魚、捕魚等殺生閒暇娛樂活動。
 
    杜絕投機取巧,不讓他們有任何機會。老百姓難治理的原因就是鬼點子多
 
    知道的太多,所以還要積極的灌輸給他們"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總歸一句話,如果老子的理想真的實行起來,老百姓的生活比現代的出家人
 
    要清苦許多。那個時代或許還能接受,現在要是實行起來,恐怕是要人心
 
          發狂的。
 
  所以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要 "為無為 "------去做防堵 "大有為政府所辦的那些
 
 五花八門活動",而且還要百姓務必做到清心寡欲,這樣子才能 "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個比柏拉圖的理想國 的難度還高。
 
 65章與33章是道德與俗世的強烈對比,幾乎是背道而馳;無為的追求合乎道德的
 
 領域,大有為恰恰是俗世所醉心的活動。後來的社會就演變成宗教的修行與俗世
 
 社會兩種型態並存。老子的理想國實踐於宗教的修行領域。
 
  所有的理想國都有共產化的傾向,極力遏止過度物質享受及奢糜的諸種活動與
 
 創作,限制權力的濫用、保證為政者的智慧與人格操守,力圖把人民導向靈性發展
 
 的唯一途徑。
 
 
第3章---
譯解:不崇尚賢達、頭銜等象徵社會地位的名位,使老百姓無虛榮之名可爭。
 
   不標榜稀有難得之古玩、奇珍異物等為無價之寶,以免百姓產生盜奪之心。
 
   不顯現可欲求的諸種人事物,以免民心常想獲得而亂了心神。
 
所以,聖人的治理採取清虛其心、培養素樸信念,使之安飽無虞、不用煩惱生活問題;
 
  弱化圖謀名聞利養、蓄積財富的心志,強化其身骨,使之樂於從事莊稼活動。
 
  使百姓保持不知有可欲可求的名位以及美食、寶物。
 
  縱然有一些極度聰明才智者,不安分的想有所圖謀也不敢輕舉妄動(想必有
 
      遏止的配套措施)。
 
  致力防堵那些使民心起貪念、起盜心、心神散亂的活動發生,百姓常處於少私
 
  寡欲、素樸內求的社會中,如此沒有治理不好的國家。
 
 
 
第12章---
譯解:放任感官縱慾追逐聲色犬馬、美酒華食,喪心病狂追殺獵物為樂,貪得無饜到
 
   心神散亂,不擇手段的極力搜刮稀有難得之寶物,生命迷失於物質亂象之追逐。
 
   所以,聖人致力於內在生命的充實,而不向外界做無謂之追逐。以此之故,去
 
   彼豪奢偏頗追逐物慾的生活,而採取整體合諧、身心一如的生命觀,依道而行,
 
   適性而為。
 
 
第65章---
譯解:古時候善於運用道性來為政者,重點不在啟發民智立志多能多求,而是讓百姓
 
   少知寡欲、樸素過日,愚昧無知到不知有物欲可追求。百姓之難以管理.在於
 
   智巧太多,其心志難安於樸素,多慾多求以至於心神散亂,迷失本性。所以若
 
   以啟發民智尚巧來治理國家,此乃國家禍亂之根源。不以智巧而改以素樸之道
 
   來治理國家、帶領百姓,則為國家之福。知道這兩種的差別,而選擇素樸之道
 
   治國,也可以說是一種楷模。恆常知道此理,而且持之以恆,這種德性可稱之
 
   為玄妙的德性--世俗的追求是亮麗光采,而道性的追求卻恰恰相反,樸實無
 
   華,令世人不解。
 
   玄德之理非常深遠奧妙,相反於世俗之運作方法--如41章所言:明道若昧、
 
   進到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但是這個方法卻能幫助
 
   萬物返璞歸真於大道,不再迷失;如此下去,生命的發展就會非常順暢。
 
 
第33章---
譯解:能夠觀察、了解一般人的喜好、想法及人性之弱點,進而掌控對方,這是世俗
 
   中有著過人的聰明才智。如果能夠認識自己內心深處,超越此身體的表面現象
 
   ,進入到支撐此身體現象的背後存在,這是明道之人。
 
   凌駕他人之上,超越他人,戰勝他人,這是有足夠力量的人。然而能夠克服
 
   自己的缺點、不當的欲望、不強出頭、處處謙讓處下,甚至別人看不起、羞辱
 
   也不以為意,知白守辱、守柔,這些是體道而且有堅強意志的人。
 
   知足常樂、如富有之人不假外求,自我肯定於內心之喜悅,這是完備不缺之人。
 
   盡力勤行道性之柔弱、且以此化育蒼生是有大志向之人。
 
   求仁得仁,不做他想,終身不失其所依怙之道,這種人是可以長長久久的。
 
   縱使其身雖死,而其心卻與道同在,不因身死而滅,這是不朽之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老子
    全站熱搜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