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期以來做父母的扮演了錯誤的角色,所以落寞以終,父母的

角色也是一種學習的經驗,有人調整的不錯,大多數的人走不出

傳統的因襲,悲苦的是自己,人生每一種角色都是一種學習經驗,

幫助我們成長,很多人只能從痛苦經驗中被動的改變了自己。人

生要有想法,才能去開展我們的理想,很多人沒有想法,所以也

只能被動的等待或被迫接受,生命的創造是主動的開展,如果是

佛教所說的因緣和合,偶然而成,那麼生命就變成一種被動狀態,

這就是思想影響人生觀,一千多年來,中國文化的創造觀被佛教

淹沒之後,生命的主動性消失了,變成了被動的、保守的等待,

(佛教講心隨境轉是被動,境隨心轉則化被動為主動,但是佛教怕

造業,所以不喜歡開啟新境,只是對境無心、無住不起煩惱。)

甚至莊子以無待為最高境界,但是生命的衝勁都消失了;大學所

教導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的創新精神被私心自

用的統治集團把它銷毀掉了。保守退縮的老百姓有利於家天下的

統治,以前是公天下。從阿育王開始推行佛教,歷代帝王就深知

推行佛教有利於統治。這是一般人在信仰宗教所沒有思考到的問

題,雖然也有討論到消極或積極的問題。

**看圖說故事,有時也是在訓練如何解讀自己的人生事件,在簡單

中看出深意,所付出的就有超值的回收.如果愁上加愁,恨上加恨,

就人財兩失,白做工了.

**紅衣婦人回憶的不外就是她的家人--先生、兒女?傳統的父

母認為把孩子扶養長大,有了工作,成家立業,撫養的責任就算

告一段落,此時兒女相繼離家獨立,父母的盼望與落寞似乎是普

遍情況,所以我才會聯想。難道紅衣婦人有特別的回憶?整裝待

發,重新理出自己的人生往前行,不要跌落在憶往當中,應該是

你的重點所在。把這一點拉到父母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在晚年

仍有自己的路可走,應該不會離題太遠?所以父母照顧兒女應從

自立立人、自利利人、成己成物出發,而不是一昧犧牲奉獻而淹

沒了自己。對工作、對社會、對國家的奉獻亦然。時間伴隨著自

我成長,才不致於年老徒嘆。

 

**這種論調是環境決定論,完全否定了人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只

能被環境遷著鼻子走,你真的能接受這種論調?事實是人與環境

是互動的,一個具有獨立思考的人,好的環境,他會吸收好的;

壞的環境,他會盡可能去影響或改善。一個懦弱、無主見的人容

易受環境的影響,但是有能力的人不見得會與他為友,自己也不

見得會跟著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是好是壞,其實是自己在決定,

是你的內心與環境相呼應,而不是環境誘拐了你。

 

**有人說: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他人是沒有慈悲。

這句話必須要有特定對象,否則問題會很大。如果我們對菲律賓

公務船射殺我方漁民的事件放不下,是不是表示我們既沒有智慧

也沒有慈悲?我們對廢核四放不下、對種種不公不義放不下、對

自己的關懷放不下、對父母兒女的關懷放不下等等,是不是也都

是沒有智慧?沒有慈悲?

 

**汗水濕暈了可見的幸福/煙塵朦朧了原本的意義/受想行識如

絲絲牧草左纏右繞糾結成一團/如是如是七暈八轉竟築成一條長

龍環繞出一個寂寞王國

孤獨的身影輕飄掠過心頭/遠景的期待吸乾了汗水/意義穿透了

煙塵/受想行識捲走了寂寞/心頭的愛漫衍

**你的夢指的是人生大夢,現實與理想、期盼糾結不清,和寂寞、

 幸福、痛苦一樣,想法的問題,把自己纏繞在自己的城堡繞不

 出來,關鍵觀念改變也就雲消霧散了。

**解讀多少帶有幾分自己的投射,所以有人習慣往悲觀或樂觀或

事不關己或悲天憫人的方向去思考,內心有什麼才能去解讀深層

結構,所以我們成長有了智慧之後,才能理解哲人在講些什麼道

理,大自然告訴了我們什麼?孔子十二歲就要幫忙養家,所以他

是從社會底層出發,看到的是社會秩序與改革的重要性。中年之

後,他開始看大自然,終於和老子一樣,在大自然中悟道了,天

何言哉?無字天書,就看你看出了什麼。

 

**能力不足、知識有限、缺乏經驗,很多事看起來都很複雜、很

困難。當我們努力吸收知識與更多的經驗,增強能力之後,學習

效果也會有觸類旁通的增益,很多事不再那麼困難,舉一反三也

不是難事。尤其現代各行各業朝向精緻化與細膩化發展,廣泛閱

讀有助於理解當代,進而拓寬自己的專長領域。

**生命的成長是個人的事,唯有登錄在你心上、實踐出來才算數,

別人可以幫助你,但是無法代替你思考或成長;就像生病一樣,

別人可以幫助你,但是無法代替你受身體的苦。生命的成長透過

生活的歷練,然而生活是群體的互助互動,不能只顧自己或一意

孤行,所以生活的基礎是自利利他、互助且分工合作,而這也是

生命成長的原理——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雙向互動才能成長,

單向只會進入死胡同。

 

**自然世界本身是去其他實相的門戶。你並不須要試圖遮掉物質

世界,或你平常的意識,以便達到導致蓬勃生氣的健康或經驗的

必要知識。事實上,自然世界本身就是其它實相的一部份,而所

有實相的源頭現在就在你的存在裡,就如在任何其它的存在裡一

樣。你學會越充分地活著,彷彿隱藏的"宇宙的神秘"就開始出

現得越多 。  它們並不見得以很大的喧囂或炫耀突顯出自己,

但,突然之間,最無害的、無邪的鳥鳴或一片葉子的景象,可能

都透露出最深奧的知識。那麼,很諷刺的,許多企圖發現大自然"

隱藏的"神秘的人,卻忽略了自然本身,或視肉體為令人噁心的、

或是由較差的振動所組成的臭皮囊。-----賽斯

 

**"放下是信任你自己存在的自發性,信任你自己的能量、權力

與力量,並對你自己生命的能量投降,自然的每個元素都對那生

命形式投降。你身體的每個原子也一樣。對你自己生命的力量投

降,是依賴誕生出宇宙和你,在大自然內卻超越大自然的偉大力

量(這個偉大的創造力量既內化於每一基本物質之內又超越整體

的物質界).朝向精神、身體、情感與心靈健康的首要第一步,正

是那種投降、那種接受與肯定。求生的意志也天生在自然的每個

元素裡,而如果你信任你的自發性,那麼"存在的意志"便經由你所

有的活動而喜悅地釋放與表達。它也十分真實地洗掉沮喪和自殺

的傾向。-----賽斯

**放下即是信任,信任身體的自發性與自癒性,這是每個人天生

的能力,所以我們可以安穩的吃、動作、睡覺,因為我們相信身

體可以處理這一切。如果你開始不信任你的身體的自理能力,你

的生活可能開始呈現不安穩而引發種種的問題,進而更加不信任

自己的身體,以為身體害了你,卻不知道是你的不當想法與作為

害了身體,身體有自己的身體意識,因為你抽菸、喝酒、吸毒、

飲食不節制以及亂吃了有毒食物,害慘了身體的自理能力,沒有

人檢討自己的錯誤,反而怪罪身體拖累了自己。如果你相信存在

是一種了不起的創造,了解越深,信任也就越深,越能配合身體

去運作,自己的身心靈、自己的人生也就越發穩定與自信,否則

恐怕會陷入錯亂的恐慌中,使自己長期活在身心靈不協調、吃不

安穩、睡不安穩。

 

**往聖先賢都強調整體去看待生命與環境的重要性,不可偏執。

同樣的,健康與疾病就像生與死也都是一體的,把它們二元對立

之後,想要獲得健康,反而是難上加難,帶來更多新的疾病,賽

斯的見解,值得我們重新去思考疾病的問題,就像醫學重新思考

病毒一樣。其實也有人重新思考癌症的正面意義。很多事經過善

惡二分法之後,問題更多。

 

**有旱災、有水災,水到底是太多或太少?也許剛剛好?只是下

得不均勻,氣候純粹是大自然因素?或者真的與人的所作所為有

關?我們的自私破壞了整體的環境,造成氣候的變遷,這點已被

證實;但是人的思想與情緒是否真的影響天氣?有待認真的去觀

察。

 

**俗諺 :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可知社會爭端很多是源於

硬碰硬,誰也不讓誰,直到悲劇發生,為時已晚。 柔軟雖然表面上

沒面子,但是救了自己也救了別人。我的部落格,陳炘鈺的生命

哲思,是這種柔軟思想發揮得最透徹與實用的,照著做,一個人

很快就可改變自己的壞脾氣與個性。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語出大智度論,與儒家的內聖外王可說是同樣的胸襟,雖然彼

此的內容不一樣。)

菩薩初以般若慧觀一切法空,如能通達法空性,即能引發無方的

巧用,名為方便。般若與與方便不一不異。般若側重於法空的體

證。方便側重於救濟眾生的大行,即以權宜的方法利濟眾生。----

印順法師

**簡單講就是把自己修養好、充實好,就要以所學貢獻社會'造福

 人群。

 

**能夠釋懷,生命是立體的;抱恨以終,生命會是平面的。

**抽象是霧裡看花,不確定的人生,而且必須要保持一段距離觀

看,有點與世隔絕的味道。有些人確實像抽象畫,怎麼看都對也

都不對,因為他也不想讓人家了解,互動互助的人生是不太可能,

比較是獨善其身。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記憶也是,記憶能摧毀一個人亦能成就一

  個人,善用自己的記憶。

**"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我們所有的恐懼為我們帶來多大的痛

苦。 "----免於恐懼的自由——傑佛遜,恐嚇所帶來的恐懼,讓大

部分的人快速屈服,因為恐嚇太好用了,所以人類捨不得不用它,

從家庭、學校、社會各階層、政治、宗教等等,都在熱烈使用它,

父母、老師只看到適度處罰有利管教,卻沒有意識到這個行為在

無形中已經教給小孩子恐嚇、威脅利誘超級好用,同時也宣示了

愛與慈悲不具有普遍意義。所以學校雖然推動愛的教育,老師做

不到,家長也做不到,學生的霸凌事件也是層出不窮,因為整個

社會崇尚恐嚇的好處。為了一時的便利,我們喪失耐性,整個社

會付出的代價何其慘痛,我們真正肯定的到底是什麼?而這個恐

嚇與恐懼的記憶已深植人心,禍害無窮。如果我們希望人類免於

恐懼的自由,先從家庭與學校真正落實開來,讓小孩子感受到愛

的力量而忘卻有恐嚇這回事,當然耐心是絕對必要的。

 

**夜間靜寂的天空之下,在戶外沿著靜靜流淌地河水行走,總有

一種神秘感,激起心靈深處的療癒。---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昨夜(620)意外在高雄愛河塩埕段走了一圈,朵朵白雲低

空飄過,河水靜靜地流淌著,但是四周並不平靜,所以無法感受

赫塞所說的那種神秘感,心靈深處的療癒更不可能。也許無心去

感受吧,心忙著感慨別的事,只是匆匆路過而已。

 

**人生有許多向前開創的可能,也有許多被動等待的可能。"人生

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說明了我們不能滿足於當下,總是期待著心

想事成,所以把人生的主動權變成了被動等待,守成取代了開創

的冒險,生命成長發展的意義逐漸消失,幸福快樂成了生活的主

要目的,人生的意義不斷下修,越來越像自閉症怯於抉擇所帶來

的不確定感,尋找生命展現的可能性變成了街頭表演的專利。

**木已成舟,木頭變木化石,大自然顯現給我們的啟示是生命不斷

向前變化,並無顯示給我們生命是不斷擺脫人之摧殘,一意回到

原生狀態。日出日落如果沒有雲層的陪伴,大概引不起人類的驚

呼與期盼;如果沒有夕陽光的彩繪,雲大概也只能黑白過,人類

對它的迷戀也會消褪許多。合作性的演出是生命尋找展現可能性

的一個方式,人與自然的合作是自然本身再怎麼合作也達不到

的,所以人豐富了自己也豐富了自然更豐富了生命。雖然對於生

命各有見地,我還是比較喜歡賽斯認為所有生命都在進行創造性

的生存表現。生物間不斷在進行合作性的冒險,試圖開展不一樣

的生命形態。妳與姑婆芋葉的合作性極佳,何須在乎回不去?

 

****妳的思想啟動了適當的相應情感。然而,不為妳知覺地,

它們也將觸發當那些事發生時,細胞所收到的刺激之永不磨滅的

記憶之印記。到某個程度,一個細胞的回憶被重新播放了——

而對整個身體而言,認知了它在那時候的情況。

  如果妳堅持地追求這種悲傷的想法,妳就在重新發動那種

身體的狀況。想想一件妳所遭遇過的最愉快的事,那麼與剛才

相反的結果就會成真,但其過程是一樣的。這回聯想起的回憶

是愉快的,而身體也隨之而變。------個人實相的本質  p.224

 

****監察院長王建煊強烈建議總統馬英九要休假,他說,總統帶

頭休該休的假,底下的人才敢休假,適時休假,做事效率會提高.
王建煊日前與媒體茶敘時提到馬總統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時顯

露疲態,,他說,「幾年來一天假都沒休,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在那邊聽報告聽到睡覺,人家會可憐你嗎?並不會」------這番話

希望馬總統能聽進去,一個經常打瞌睡的學生,功課一定不好,

一個人累到靜下來就打瞌睡,是無法進行深度思考的,何況國家

大事?十多年來每天在忙碌中過日,思考與閱讀都成為不可能,

所以馬總統的智力是逐日下降的,如果他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困

境,硬要拖下去,實在不是台灣之福。如果他不想提早卸任,希

望他好好休息一段時日,養足精神,少管事,把精神用在國家大

事上。

 

**所有生命都在進行創造性的生存表現,只是有的停頓,有的展

現強烈的企圖,不一而足。

談到心機,幾乎遍存於所有生命,因個體而異,植物並非同一性

質,和人一樣有不同的個性,有的爭地盤,有的會禮讓。我家附

近的公園,裡頭有三棵並排的大樹,左右兩棵往左右傾斜發展,

中間的空間留給了中間那棵樹。

物質世界所有的存在物都由意識能量轉換而來,所以說萬物皆有

靈,但是意識的種類千差萬別,不可等同論之。創造為了讓生存

自動化,自己自足,所以有了食物鏈,各有任務與特色,互相成

就。蔬菜是食物鏈的一環,與森林中的植物世界不一樣,如果都

要等同視之,地球的萬物無法生存。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這是俗諺,學佛是無爭與放下,學

的是柔軟的工夫。

生命的問題,各說各話,一切都只是參考,重要的是自己怎麼想

?自己能接受比較重要,這也是為何很多人投入生命的探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也乎 的頭像
    也乎

    問風部落格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