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所有的疾病背後,都有表達的需要,當自尊與表達的期望消失
之後,帶來與此病如此相連的症狀.........................*
1. 以最基本的方式說,在所有的疾病背後,都有表達的需要,而當
人們覺得,他們的成長領域被削減時,那時他們便煽動訴之行動,
意思是要表達的道路(意指他們的實踐行為也應該是合法的)暢通
無阻,可以這樣說。
在健康顯現問題之前,幾乎永遠有一個自尊或表達的喪失。這喪
失可能發生在環境本身,在社會情況的改變裡。例如,在所謂愛滋
病的事情中,有一群的同性戀者,許多是第一次 "出櫃 ",參予提倡
他們理想的組織,卻突然要面對大部分人們的懷疑和不信任。他們
想表達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獨特能力和特色的奮鬥,這個期望驅策他
們向前,然而卻常被挫敗,因為圍繞著他們加以撻伐的人們,對於
他們的行為與訴求是無知與誤解的。結果便有了某些像一種"心理感
染" 的東西。當所涉及的人掙扎著去與反對他們的偏見戰鬥時,他
們開始感覺甚至更沮喪。許多人幾乎恨他們自己,好像他們的訴求
行動只是虛張聲勢而已,他們害怕自己真的是人類不自然的成員。
這些挫敗的信念瓦解了免疫系統,因而帶來與此病如此相連的
症狀。到那程度,愛滋病是個社會現象,表達深深的不滿足、懷疑
,及一個被歧視的社會環節的憤怒。
無論肉體上發生了甚麼改變,都是因為求生的意志減弱了。
愛滋病是一種生物上的抗議,好像象徵性的說:"你們不如殺死我
們吧!這樣可能比現在你們對待我們的方式還要好些。"或好像它是
一種自殺劇,其中的訊息是:"看看你們的批判行為將我們引領到甚
麼結果!" 我並不是說,愛滋病受害者全都是自殺者--只不過,
在許多例子裡,求生的意志是如此的被削弱,而開始了如此強烈的
意氣消沉,在其中,這種人看不到他們自己未來進一步成長與發展
的空間,最終常同意了他們自己的死亡。
甚至醫師和護士對於處理這種病人的態度,也很清楚的顯示出,
他們不只是對愛滋病本身的恐懼,也顯示了他們對同性戀的恐懼
(這是1984年的情況,現在應該和緩許多),同性戀被視為邪惡而
被許多宗教禁止(從這些事件,也可看出有些宗教觀點對於生命的
認知是很狹隘的。)。在這種例子裡,情緒以最高的速度運轉,而
愛滋病人常被人類社會排開。往往他們的朋友也捨棄了他們。然而
,愛滋病可被那些並非同性戀者,卻有相似問題的人染上此疾病。
像一些現代的痲瘋群落那樣地隔離這些人,是大錯特錯的。
幸運的是,當社會的狀況改變,當那些對人的不人道甚至最具偏見
的人也變得開始關懷與了解他們時,那病將自然消失。
2.同性戀者可由本書中的概念獲益,尤其是,如果小團體集合起來
,檢查他們自己的信念,而加強他們求生的意志、求生的權利以及
存在的基本完整性。不過,任何憤怒或敵意也該表達,同時也不要
過度地貫注在憤怒與敵意上。
其它彷彿是由病毒或傳染散播的疾病,以同樣方式也是與社會
問題有關的,而當那些狀況被改正了時,疾病本身也大致消失了。
該記住的是,任何醫藥程序、技巧,或用藥的效果,大半取決於病
人的信念與感受。
不幸的是,圍繞健康與疾病的整個畫面,大半是負面的,在其中
,甚至所謂的預防醫學也可能有嚴重的缺點,既然預防醫學常常不
只是在問題浮現之前,卻在萬一問題可能會浮現時,便建議藥品或
醫技去攻擊這個問題。
許多公共健康的宣告例行地公佈種種疾病的明確症狀,幾乎像
是畫出疾病的地圖,以供醫藥消費者吞嚥。除了傳統醫藥,還有許
多其他的技巧,像是針灸、敷手或可能被認知為療癒者的人的工作.
可是,身體自己的療癒過程是永遠活躍的--那就是我為甚麼
如此強烈地勸告你們,去依賴自己身體的療癒,連同無論甚麼看似
合適的醫藥幫助,但,個人,甚至作為一個病人,必須永遠有個選
擇,並有權拒絕任何被建議的治療。
不過,主要議題永遠是,個人的信念系統,以及放在自己身心上
的價值感,這些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我們一直在處理相當猛烈的
疾病,但在其他的領域,同樣的觀念也是真的。舉例來說,有些人
歷經一連串令人極不滿意的關係,同時,反之,另一個人卻可能體
驗一連串一再復發的疾病。盡管所有這些問題,存在每個人的生命
裡,但是生命力都持續地運作,而能在任何時候帶來最深奧的、有
益的改變。要點是,儘量清除腦海中阻礙生命力美好、平順運作的
信念,而積極地鼓勵那些促進健康和療癒經驗之所有面向的發展信
念與態度。
3. 愛的重新喚起很可能啟動架構二(本體、內我層面)到這樣一
個程度,以致療癒能量變得不再阻塞,而也將他們的可能行動之線
送到此人的生活情況裡--即是說,一旦架構二的管道打開了,那
麼,新的可能性立刻在生命的所有領域打開。當然,其中許多都對
健康和療癒過程有一個直接的關係。在這些以及所有的情況裡,該
記住,身體永遠試著療癒它自己,而甚至最複雜的關係都試著解套.
就生命所有彷彿的不幸而言,發展、完成及成就,遠遠比死亡、
疾病及災難的比重要重。重新來過是可以做到的--任何人在任何
情況皆可,而無論先前的情況如何,都能帶來一些有利的效果。
(健康之道 p.410-4 遠流出版 王季慶 譯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