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去看花,不是物質的佔有,而是你能發現多少花的性質,
你就擁有多少屬於你與花之間的契合。幸福的品質不一樣,與
其說你感覺到幸福在你身邊,不如說你營造了什麼樣的幸福。
**大自然的美在於變化多端,時時顯現生命的流動適意,不在乎
平凡或炫麗,有些人太看重炫麗的成就,而忽略了生命成長的意
義,正是平凡的穿插讓生命產生不平凡的流動變化之美。所以不要
因一 時的成就而患得患失,終至守成不變,使得生命的成長也陷
入停頓狀態。
**生命的單純化是許多人所渴望的,但是物質文化的發明與演
進,讓我們的生活複雜化起來,以至想要在複雜化中求單純,
必須要先過濾心靈與物質長期以來的沾染。
**抬頭偶或發現仙樂飄飄,抬頭讓整個宇宙來到你的眼前,生活
頓時立體化起來,抬頭也讓氣充滿全身。
**長頸鹿抬頭才能吃到東西,抬頭發現天空是藍藍的,各式雲朵
追逐飄動,隨意變化全然沒有暴力,抬頭讓整個宇宙來到你的眼
前,生活頓時立體化起來,抬頭也讓氣充滿全身。低頭綠意盎然,
牛吃得到草也可馳騁奔騰,偶或有點威脅,生活還是寫意的。抬頭
與低頭各有天地,不變的是心平氣和才能得到真正享受,不受外境
之干擾。人既可抬頭遨遊天際,又可低頭尋尋覓覓,踏實闖蕩,
低聲下氣即可享受無爭的世界。
** 物質世界的重點不在於擁有,因為物質世界生滅變化無常,
重要的是透過物質世界的經驗,我們的心靈生命得以擴展或改變。
譬如看完一本書,也許你不再碰這本書,但是這本書的某些觀念或
情節如果感動了你,也許你因此而改變了你自己或拓寬你的生活格
局,甚至你的整個生命情調也轉換了,宛若變了一個人,如果有靈
魂轉世的觀念,甚且影響到下輩子的抉擇,如是密切,真的是"生
不帶來,死不帶去嗎?"對於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它是否留在你
的心底,而不是留在你的身邊。
**感情事件雖然只是個人的一部分,但卻如同一個人面對人生的
態度,兩者都是個人對自家生命所做出的整體反應,因此感情不能
抽離出來當成單一事件來處理,必須先處理的是個人對人生的整體
態度,所以牽連的領域還蠻廣的,也因此光只從感情層面去勸說或
慰藉一個傷心欲絕的失戀人,通常效果是不大的。
一個人的感情態度除了受脾氣、個性影響之外,背後的生命
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共通參與形成他個人的愛情觀。所以感情事
件是相當的個人性,不能泛泛的以某些數據來處理。一般人所提供
的意見也只是個人所採取的因應感情的看法,但是事件的兩位主角
產生的故事卻是獨特的,要找到相同背景的愛情故事其實並不容易
。莊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所表達的也只能說是個
人對於生命的看法而產生的處事態度。好聚好散,各奔前程,總比
死纏爛打企圖挽救一段無意義的關係或不可能有結局的愛情悲劇
來得好。同樣的,既然已分手,就要面對現況,不要再一廂情願獨
守一段自認為無可取代的濃情蜜意,以此虛幻的情境來自我陷溺,
這也是另類的相濡以沫,只是對象是自己忘不了的過去。
**什麼比什麼好,只說明了自己的感覺,同時也顯示了比較不好
的部分是自己的體驗不足所造成的誤判。每個人各有天份、各有所
需、各有所向,滿足自己之所願必能產生最大的快感。
**蝴蝶採花粉為食,不知不覺也傳播花粉,讓植物得以結子傳播
生命,這種互助互利的生命設計原理,讓整個生態得以自給自足的
延續下去,實在是完美的設計。人類社會也是延續這種互助互利的
精神演進著,互助互利是生命存續的必然途徑。在文化上也延伸出
自利利他、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教學相長,雙向互動確實帶來生
機洋溢。很多人忘了雙向的重要性,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嚴重的傷害
也傷害身邊親密的熟人。
**佇足回眸,就在這當下,有些事也可能產生變化,重點是讓自
己平靜一下,以免因感情用事而鑄下後悔莫及的決定。
**靜止等待不可知的變化,動作產生變化,生命在可知與不可知
之間,交叉推進。
*(你對這世界所投射出去的能量、思想和感覺,總會正確無誤的
回到你身上。)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的所想、所說、所行都會進入你的生活
領域,所以要謹言慎行才能保有你所要的生活品質。這句話換成耶
蘇的說法:你若要人怎麼對待你,你就要怎麼對待人。這個信念是
整部聖經思想的核心所在。而孔子則是以反面的說法: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老子的說法是深奧了些:反者道之動---故從事於道者,
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道德經23章)
**只要在心中守住一顆綠色的大樹,歡唱的鳥兒必然會回來。
**當你為你的心靈在大自然中找到安頓之所,也就是說你為你的
靈魂找到神聖的殿堂。
**英文或義大利文介紹老子道德經,我一直無法可以找到相對應
的篇章。此圖所附錄的英文老子,意思是讓自己安住在自然之中
心,讓所有事物能順其自然之發展。
想要達到這個理想,賽斯有一段話是可行之道:如果你接受你的生
命在宇宙裡的正當性,那麼,你的理想就會與你的天性相配。你的
天性將會相當容易的被賦予表達,因此它們可以增益你自己的成
就,並且也同樣的增益了社會的發展。所以不要讓認為你自己是無
價值的這種恐懼擋了你的路。積極表達你的理想主義到你所能做到
的不論什麼程度,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增加了你的價值感與力量
感。
**有些路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必須道路,但是對於生命的擴展,另
闢蹊徑是絕對必要的。
**有些感覺相連症的人,聽音樂時可看到顏色和形狀。
觀音、聽舞不是異想天開,感覺相連症的人,她的感官知覺
包括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統統混合在一起。有些
感覺相連症患者可以看見聲音,聞到視覺。也有看見味道的。
每一個大腦所建構的世界都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的大腦都不
相同。所以,同一個外界物體對每一個人來說,感受都不一樣
,因為沒有任何人有同樣數量的運動經細胞、對紅色敏感的細
包或偵測直線的細胞等等。對每一個人來說,基本的資料都是
相同的,但是最後送到意識界的影像卻不相同。
感覺相連症患者無疑可以感受到比較豐富的感官世界,不像一
般人一次只能享受一種感覺。假如我們能夠關掉大腦的分類處
理程序,說不定我們也可以體驗這種豐富的感官世界。
節錄自 大腦的秘密檔案 遠流出版 洪蘭 譯
**知足常樂,這是道德經的思想,建立於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的觀
念上,凡事推到頂點,無法再發展下去,也就是結束的時候。所以
知足也就是適可而止,但不要誤會為停頓不前,適可而止是保留發
展的空間,讓人事物常處於可變動的狀態,生生不息,莫知其所終.
這樣子可以讓生命永遠保持在發展的歡樂領域裡,這是需要智慧的
判斷,否則會落入怠惰不前的藉口。俗話說"凡事七分滿",也是這
個意思。適可而止的人生就可產生平衡,一邊倒是會翻船的。
***譯文:你最深的存在是在每一個細小的收縮與膨脹,像 兩個美
妙的平衡和協調 有如鳥的一雙羽翼。----魯米
***馬諦斯:不是剪紙能滿足我,而是剪紙藝術需要我去開拓它的
新生命。馬諦斯這句話常盤繞我心頭,我們通常只考慮這個領域能
不能滿足我,而欠缺了為喜歡的領域開拓新方向的雄心大志。
**從宗教、政府、學校到家庭甚至個人都相信懲罰的及時效應,肯
定人性本善並不容易,需要智慧與耐心及等待,以愛心加以正面的
教導,取代責罵,有些人或許以為僥倖逃過一劫,日後也許變本加
厲,但是那份愛心卻是深刻在他心靈底處滋長出原諒他人過錯的種
子,終有一天會發酵。但是一般人沒信心去等待一個人的自然成
長,可是懲罰也只是表面的改善現象,多的是埋下怨恨與報復的心
理,只是讓彼此更加沒耐性。
***老子的自然主義,先決條件要先排除不利因素,而且要洞燭機
先、防微杜漸,不是等腐敗才來善後,有了良好環境之後,才能順
性而生,否則後天的汙染很難讓幼苗順性,因此主其事者除了智慧
之外,也是很忙碌的。不像現代政府總是後知後覺,而且本末倒置,
不去斷禍源,反而是要老百姓背性而生,強加禁制,難怪眾怒人怨.
自然農法是對土地的信任,相信它能自我療癒,但是要給它時間,
而且要配合它,循序漸進。對自己的身體,教育小孩子,應該是同
樣原理。現代人有成就壓迫感,除了趕時間,還要強迫提高生產力,
對土地、人、身體及小孩子都是同樣的心態。
***如果人家告訴你,"人生就是這樣"、"攝影就是這樣'',你會欣
然接受嗎?或者盤算著要如何尋找助力、儲備什麼能力才能突破現
況?能力是日積月累的,內心有所感動與衝動,才能催化自己把
充實能力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