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自然表現出來的都是朝向蓬勃生氣及幸福的不可置信
的衝動。就像是,大自然永遠在試圖超越它自己,並顯然在增
加其存在之品質。----賽斯
***基督教的清心見神與佛教的明心見性:
(馬太5:8清心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見神) 清心並不容易,
內心的想法要和神一樣,才得以見神;所以馬太5:48才是重點
所在:所以你們要像神一樣,完完全全的去愛所有的世人,而不
是單愛你所愛或愛你的人,更要愛你的仇敵與壓迫你的人,因為
耶蘇來不是召義人而是召罪人,所以要像神完完全全一樣。7:22
唯獨遵行神的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天國。聽耶蘇的話去實踐也不容
易----心口如一、將心比心、虛心不論斷人、寬恕人、遵守律法、
在暗中行善。不去實踐就好像在沙中蓋房子,必然大倒塌。基督
教的清心見神(馬太5:8清心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見神)並不
比佛教的明心見性來得輕鬆。
神強調愛與寬恕,自性強調空相(視人間為虛幻,不與世間相呼
應)。當你心中充滿神性與實踐,自己與神已合一(雖然基督教
認為人與神不可能合一,不過這種合一與三位一體不一樣。);
當你心中蕩然無存,與空相合一,見法即見佛,自身即是佛(佛
、自性、空相、涅槃意思都一樣,存在也是整體不分割的。奧修
的存在能創造,佛法的存在則是如如不動。與空相合一,其實也
就是與存在合一。)
見神或見自性與中庸的有諸中形於外、賽斯的你創造你的實
相,重點都在你的心,你的心裝了什麼就與什麼相呼應。所以老
子也說: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所以有必要了解心與外界的關係,賽斯的解說是比較清楚的。
賽斯-----感覺基調: feeling-tones(也可以說是靈魂的實質內
容)它遍佈於你整個的存在,你的肉身由此浮出到物質界,人生
能經驗其不可 置信的豐富情感和多采多姿,也就是這內在感覺基
調的具體反映。它影響了你對自己和生活上,大體所抱持的情感
的態度,進而左右了你的人生經驗與感受的很大的範圍。這也就
是為甚麼每個人先天的性向與氣質不同,各自追求不同的人生方
向。
你在物質世界中所獲得的經驗、體會都是從你心靈的核心向
外流出來的,然後你再回過頭來感知這些經驗(你透過自我來感
知這些 實體經驗)。因此改變自己的心靈狀態(想法、態度、感
情),你就自動地改變了外界 的具體環境。除此之外,沒有其他
可行的方法可以改變外界的具體事件。你的念頭、感受及心象可
以被稱為一種雛形的外界事件,因為無論如何他們就會一一具體
化而進入物質的實相。甚至連那些在你生命中看起來似屬永久不
變的情況,其實也一直在隨著你對它們態度的改變而改變。你所
感受到的種種外界事物沒有一樁不是由你自己內裡所引發的。
這個法則適用於你生命中的每一個領域。用你們的話來說,
這個法則還適用於生前死後。你們所擁有 的這個可以創造自己經
驗的能力是一種最神奇的稟賦。這一生中,你們正在學習的就是
如何去掌握你們可用的取之不盡的能量。
*熱烈的擁抱內我與感覺基調:
如果你已經變成了不敢面對自己的情感,或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感
受,或者,你已經接受人家敎你的,把"內我"當成是一個不合禮教
的衝動的儲藏所,那麼你可能已經養成了否定自己這個"深層韻律
"的習慣。你可能假裝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甚或試圖駁斥它的存
在。但它代表了你最深沉、最具創造性的衝動;去抗拒它就像在
強大的激流中逆游一樣。-----賽斯
**<知識> 學習,有種種不同的路,我們只見其始不見其終,
因為時光與命運必然控制我們的過程,轉彎之後我們便不見其蹤。
最佳的知識是夢,得之者無畏、堅定,不怕譏嘲,舉止平靜,群
眾雖鄙棄,不為所動。-----紀伯倫
**素食、戒酒、陽光、空氣,如此簡單、舒服的方式,治癒了我
受傷的文學神經。所以,當生活敏銳度受到傷害時,我會抽身
回到工作,回到思考及藝術,因為那是我生命及存在的目的。
----赫塞
**鄉愁雖不是刻骨銘心,但仍深藏我心,它的光芒美化了一切,
讓我明白我所失去的。-----赫塞
**我盡情享受自由、空氣、陽光、寂寞以及創作。------赫塞
**在那個塵世裡,我並不快樂,總覺得與它格格不入,而塵世也
狠狠地報復了我對它的厭惡。同時我也明白,如果對世界不抱太
大的希望,反而能安靜仔細地觀察它,總是會有些收穫的,這是
受世間寵愛的成功人士所不知道的;觀察是至上的藝術,是一種
精緻、有益且有趣的藝術。我從觀察暮靄的過程中,學會了這種
藝術。-----------赫塞 堤契諾之歌 <暮靄>
**亞里斯多德:人類的善是靈魂按照完美生活的品德所作的活動
。許多現代的哲學家認為必須首先為"善" 下定義, 然後再說我
們應該如何去行"善" 。
**音樂是讓我為一眩暈的東西,它讓我忘記了家裡頭的後顧之
憂。----Simone Elkeles
**<<短暫>>
人類猶如詩文,
寫在小溪的水面。------紀伯倫
**雖然宗教形象較少出現在塞尚之後的作品中,他仍然是一個虔
誠的羅馬天主教徒,"我拿我的畫來判斷藝術,把一棵樹或一朵
花視為神所創造的物體.如果它們互相衝突,它就不是藝術。"
**人的眼睛是放大鏡,它讓人把塵世看得比實際大。----紀伯倫
有些人承認構成眼睛的種種元素之永恆性,卻同時懷疑眼睛所見
的種種事物之永恆性(這些事物是以眼睛為媒介的) , 對這樣的
人 ,我感到悲憫 !----心的秘密 . 紀伯倫
**心的秘密----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心講道,是多麼辛苦!強者為
弱者提供忠告,是多麼殘酷!-----紀伯倫
**靈魂之鏡-----有些人從沒有殺過人,卻是殺人者;有些人從沒有
偷過東西,卻是盜賊;有些人終生只說真理,卻是說謊者。
-----------紀伯倫
*在一片赤誠的真心中,裡頭卻是拐彎抹角.
**活著而沒有自由,猶如肉體沒有靈魂;自由而沒有思想,則如
精神混亂......生活、自由與思想,三者為一,歷久而不去。------
紀伯倫
**有多少花朵/從生身之日/未帶芬芳!
有多少雲彩/聚在天上/卻荒瘠無雨/未落水珠!-----紀伯倫
**大自然向我們伸出歡迎的手臂,請我們享受它的愛,但我們卻
懼怕它的靜默,反而衝向擁擠的城市,在那裡,大家像逃避凶
暴的狼,有如綿羊一般的擠成一團。
對大自然而言,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自由的。-----紀伯倫
**地上的花朵,是太陽之情和自然之愛的孩兒;人的孩兒,是愛與仁
慈的花朵.---紀伯倫
**老子: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 ---- 運用道之光明,依道
而行,久而久之,生命也會住滿道光,內在之道因而外現於生命
之光。 殃,極也。無遺,毫無保 留。意思是終生行道,毫無保
留直到此身終了。
*與神對話--當你用真理之光,依道而行,直到生命再度充滿了
光, 你就悟道,再度與道合一。
**森林中若不能找到希望/荒野也不會呈現絕望/當一切皆聚於
森林/它何必去尋求部分?
當一切自然皆是目的/何須只以森林為希望之所寄?/因為希望
不過是病恙/地位、財富與名聲同樣也是病恙。-----紀伯倫
老子: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一是整體不分割,整體看待一切,不
偏執、不以偏概全,這是中外古聖人共同的看法,也是佛法沒有
分別心的真義。
**<美> 美,是那吸引你靈魂的事物,是那喜歡給予而並非喜歡接
受的。當你遇見美,深藏在你內在的手會伸出來,把它帶到你心
靈的領域。那是悲與喜交會而成的絢爛;你見到的是那不可見者,
你領會的是那恍惚不可領會者,你聽到的是那無聲之聲——那是
諸聖之聖,起於你內在,而其終,遠遠超乎你世俗的想像。
----<<淚與笑>>.............紀伯倫 (孟祥森 譯)
**堅持或轉向,不應以最後的成果來論斷得失;如果我們重視的
是生命的過程與感受,那麼,應該要問的是你成長了嗎?而非
你成就了多少?我們對於成長與成就的差異常常搞不清楚。
**釋迦牟尼在世嚴禁徒弟誦咒,釋迦族在他眼前被滅族,他也是
淡定以對,你想他對這個空中花水中月的虛幻人生還會在意什
麼?他掛心的是眾生執迷不悟。
**當你陷入深深的思念不可自拔,此實並非時間被凍結,而是你
的生命像這塊岩石凝結在時空中,雖是活著,卻是萬古如長夜。
**所有關係都像翹翹板,如果是你在意的,就發點心思去找出彼
此的平衡點。也別讓那些我們不在意的人擾亂了我們的好心情
以及為人處世之道。
**當我們開始重視生命過程的成長意義大於價值成就的要求時,
人生就會變得既有彈性而且有廣度。我們一直強調堅持的可貴,
都是著眼於最後的成就,而不問其間過程對個人的影響,似乎一
直停留在以成敗論英雄的階段。什麼是生命的成長?教育缺乏這
個觀念的宣導。而政府與社會太過強調經濟成長,似乎這才是進
步與成長的指標。
**某些化工業如果繼續沒良心製造危害人類與環境的原料,政府
應該立法嚴刑伺候,以保障人民與環境的健康。這些化工原料
比毒品危害的範圍更廣大,政府不應該漠視不管,製造者與使
用者要一同論罪,像毒品管制一樣。
**真氣是必須將精神集中和深沉的呼吸才能生成的能量,而腦呼
吸所活用的能量即是真氣。真氣是由心而生的能量,會隨著心境
的轉變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能量。正面的思考與情緒能製造正面的
能量,使體內流轉著好的能量。能量的流動若是能夠順暢,那麼
腦就比較能夠靈活,腦波也會安定.負面的情緒及思想則會阻礙
真氣的運行,如此一來,則腦就會變得僵直,腦波也會呈現不安
狀態。----與腦對話
**’’身體並非是我,而是屬於我’’健康的定義是以這樣的自覺性為
出發點。換言之,身體不是我們該視如珍寶的對象,而是應該盡
其發揮功能的對象。當自我身為自己身體的主人、行主人之實,
依照自己的目標使身體發揮功能,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與腦對話(李承憲 著)
***基因圖譜已確立,然而卻像外行人看IC板,大部分都看不懂,
不過基因已獨立發展成"基因體學"(Genomics)。"現在已經沒有
基因決定論的信徒了,基因不能決定多少事,真正做決定的是調
節(regulatory)。遠方的信息(例如荷爾蒙或生長素)可以調節基
因的表現,生物體的需求、環境、心理因素,都會影響調節。
----認識DNA(林正焜醫師、洪火樹博士著 2005年商周出版)
*基因系統是比一般所假定的還開放得多的系統。基因系統不只包
含及傳達資訊,它也對來自物質及文化世界的資訊反應。也對在
任何既定文明裡最重要的那些信念及事件反應。事件能啟動基因
(例如危及人類存活的天然災變持續發生時),不只透過化學的反
應,也透過在整個世界裡的安全或缺乏安全之個人及集體的信念
之轉變。 人並非機器人,而每個所謂基因的缺陷,在基因實相
的整個畫面上,也有一個內部的角色要扮演。測不準原理也必須
運作在基因上,否則,作為一個族類,你們就會被鎖在過度的專
門化裡頭了。(所以基因亂改造想要達於完美,實在是一件危害
整體人類發展的無知之舉,基改食品已陸續出現問題。) 有種
種的意識狀態,一個在一個裡面,然而,每個都相連,所以,基
因系統其實是意識系統。你們既然有了現在的基因構造,你們有
意識的意圖及目的變成了啟動基因的板機。-----賽斯
**唯有很深的敏感度才能夠了解愛的芬芳;唯有用很深的感覺
來深入其中,才能夠了解愛的細膩。如果你在愛裡面是不敏感的
,那麼你就無法融入其中深深的感受它。當你全心全意沉浸其中
,周遭的氛圍也會一同泛起金黃的醉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