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事件雖然只是個人的一部分,但卻如同一個人面對人生的
態度,兩者都是個人對自家生命所做出的整體反應,因此感情不能
抽離出來當成單一事件來處理,必須先處理的是個人對人生的整體
態度,所以牽連的領域還蠻廣的,也因此光只從感情層面去勸說或
慰藉一個傷心欲絕的失戀人,通常效果是不大的。
一個人的感情態度除了受脾氣、個性影響之外,背後的生命
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共通參與形成他個人的愛情觀。所以感情事
件是相當的個人性,不能泛泛的以某些數據來處理。一般人所提供
的意見也只是個人所採取的因應感情的看法,但是事件的兩位主角
產生的故事卻是獨特的,要找到相同背景的愛情故事其實並不容易
。莊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所表達的也只能說是個
人對於生命的看法而產生的處事態度。好聚好散,各奔前程,總比
死纏爛打企圖挽救一段無意義的關係或不可能有結局的愛情悲劇
來得好。同樣的,既然已分手,就要面對現況,不要再一廂情願獨
守一段自認為無可取代的濃情蜜意,以此虛幻的情境來自我陷溺,
這也是另類的相濡以沫,只是對象是自己忘不了的過去。
物質世界的重點不在於擁有,因為物質世界生滅變化無常,
重要的是透過物質世界的經驗,我們的心靈生命得以擴展或改變。
譬如看完一本書,也許你不再碰這本書,但是這本書的某些觀念或
情節如果感動了你,也許你因此而改變了你自己或拓寬你的生活格
局,甚至你的整個生命情調也轉換了,宛若變了一個人,如果有靈
魂轉世的觀念,甚且影響到下輩子的抉擇,如是密切,真的是"生
不帶來,死不帶去嗎?"對於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它是否留在你
的心底,而不是留在你的身邊。而且留在心底必須要能繼續發酵
,助長生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