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10618_566950810046984_1584411982_n  

   來楚生篆刻  肖形印

 

 

 

海漂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一句悲憫蒼生,甚至連人形木偶

都不忍見其殉葬的不忍人之惻隱之心,怎會演變成詛咒人家絕子絕

孫的惡劣心態?後世也以這句話來形容開創惡例的人。反孔之人更

以這句話來羞辱孔子的不人道,有的人還進一步推論認為孔子主張

活人陪葬。坊間很多四書註解或白話解說,真的是慘不忍睹,五四

運動那些人大概也都是受害者,最大的受害者應該是孔子。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的真實意,不妨好好來探究

一下。這句話並非孔子說的,而是孟子說的,孔子另有說詞。以下

先引用孟子梁惠王上第四章的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孟子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

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

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白話譯解:

梁惠王對孟子說道:「我很樂意聽聽你的示教。」

孟子回答:「殺人用木棍或刀子,有差別嗎?」王說:「沒有差別。」

孟子再說:「用刀子或政令殺人,有差別嗎?」王說:「沒有差別。」

孟子再說道:「君王府上的廚房有肥美的肉,馬槽裡有肥壯的健馬,

然而老百姓卻面帶飢色,野外甚至有具具餓死的屍體,因為戰馬大

量吃掉了百性的糧食,以致百姓無糧可食而餓死,這等同於是在位

者帶領馬獸來吃百姓。獸類互相殘殺互食,人看到了尚且厭惡不

忍;更何況為民父母的官吏,在行使政令管理上,卻流於像率獸食

人的惡政,如此惡政如何能做為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說:『開

始創作栩栩如生的活動人形木偶來殉葬的人,難道他沒有後代子孫

嗎?』活人殉葬故然不可,能活動的人形木偶也不可,太像生人的

木偶殉葬都已經讓人心生不忍,更何況活生生的百姓,怎能讓他們

活活餓死呢!」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從整篇文章來看,孟子善用類比,

不管以什麼方法殺人,殺人的事實都一樣如果拿人形木偶來陪葬

,已經讓人心生不忍,看到活人餓死豈不生出更大的悲憫之情。

孔子向來反對厚葬及喪禮的繁文縟節,喪禮簡樸即可,重要的是內

心的哀戚,雖依禮而行至哀也要節哀順變,過度悲傷而傷了身體也

是對不起父母的撫養之意。孔子在意的是能合乎禮儀而且打從內心

的真誠,不做表面功夫。所以他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祀雖然看不到對方,但是內心一定要如面對一樣盛重。我們現代

祭祀祖先,東西擺著,人就跑光了,內心毫無誠意。

 

  禮記檀弓下提到:

孔子謂為明器者,知喪道矣,備物而不可用也(稱讚夏朝的明器喪

禮)。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於用殉乎哉(指周朝之祭

器喪禮不恰當)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

器之道也。(明器,殉葬之器物,漢朝稱為冥器。神明,死者也。

台灣人稱天界之神為神明。)

孔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不殆於用人乎哉?

(用泥土做的車,用茅草扎的人,從古時候就有了,這就是祭拜亡

者用明器的來龍去脈。孔子認為,發明用芻靈殉葬的人是個心地善

良的人,而發明用活動木俑殉葬的人是個不仁的人,那樣做是近似

於用活人殉葬呀!)

 

  這段話是孔子對於周朝的事死如事生的喪禮提出反對的看法

。孔子認為夏朝的喪禮以死者異於生人,喪葬之道使用明器(冥器

),雖然依禮準備了用茅草紮的人以及泥土做的車,這些都是無法

動作、無法使用的,不同於生人活馬,與死人一同下葬。

  但是周禮卻以祭器,活人使用的東西來陪葬,以會活動如生人

的木俑來殉葬,這種心態無異於以活人殉葬。老子和孔子都很反對

周朝的鋪張喪禮,事死如事生,這個觀念是根本錯誤的。周之前的

古喪禮才是正確的。生死有別。

 

從上面之論述,再來看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活動木俑殉

葬猶如活人殉葬,令人不忍也不可取,這是活人殉葬的惡習觀念沒

有從根本拔除。木俑代替活人雖然已免除悲劇,但是古喪禮既已有

塗車芻靈可依循,為何還要大肆鋪張事死如事生?難道想出以木俑

來代替的人沒有後代子孫嗎?如果有後人,能忍心讓後人殉葬嗎

(活動的木俑形同活人)

 

 孔子除了反對活人殉葬,連形似的活動木偶都反對,這是心態問

題。或許現代人認為孔子小題大作,問題主要還是出在其無後乎的

解釋,解釋為絕子絕孫讓反孔的人看了很不爽。了解孔子想法的來

龍去脉之後,其實孔子的喪禮想法應該是比現代人還先進,可以普

遍被接受。現代人的喪葬觀念是被誤導的結果,依循周朝之前的古

禮,反而是多數人的心聲。是另一個世界在左右人,而不是人在左

右另一個世界。明白這個觀念,就知道人在喪禮上所做的努力是自

我安慰而已。如果死後有知,他只是離開肉體,轉往他處生存,人

以死亡觀念來祭拜他,置他的新生命於何顧?應該是歡送他、祝福

他,如遠行的親人一樣。如果死後無知,人所做的一切法事也是無

意義。

  身為現代人看待這件事應該回到那個時代的背景以及從整體

事件來觀看,而不是片面的一句話來論斷,如此也比較合乎現代人

宏觀的評論。(孔子那個年代是有僕役侍奉的年代,如果要把陪葬

的觀念拿掉,似乎不容易,只能盡量淡化,聊表心意。孔子重禮以

維持人倫社會秩序,也把仁加入禮之中(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

?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慨嘆禮樂徒具虛文,缺乏內涵,但是沒

有形式以示莊重,又嫌太草率。所以須面面俱到。爾愛其羊,我愛

其禮。那段故事正可顯示孔子兩害相權取其輕之心意。現代人改以

紙糊僕役取代,都是孝心之表現。到了現在,我們還是習慣找外勞

來代替勞力或長期照護,這些都是主僕觀念的延伸,所以糾紛時起

。可見有僕役侍奉似乎是人潛意識的期盼,生前做不到,死後的儀

式花點小錢裝飾,聊表心意。至於多少人會相信?大概也沒人願追

究。現代人多數都是無奈的走過繁瑣的儀式而已。過後就煙消霧散

了。管他什麼是什麼?眼前的生活較重要,什麼是慎終追遠,民德

歸厚矣!)

 

 

  如果我們相信往聖先哲的用心良苦,就會往正面去解讀他們的

道理。如果有意羞辱他們,當然就會曲解原文,像抓到小辮子一樣

。解讀經典非易事,貪小便宜借用他人的白話解說,只是凸顯自己

的偏頗。孔子怎會去詛咒人家?就像那句「老而不死,是為賊。」

也是一大誤解。孔子與原壤是同輩宗親,原壤的老母過世,原壤請

孔子來主持喪禮。雖然原壤的作為,孔子也看不過去,但還是尊重

他們的儀式。在那時,老氏之學者多如此,「哀痛在心,而禮有所

不必拘也。」就像莊子喪妻鼓盆而歌一樣。原壤也唱著:「貍首之

斑然,執女手之卷然。」(木頭之紋路像貍首,棺木像女子之手般

的滑膩。)原攘頹然坐在地上,伸展雙腿張開,呈一箕踞(這種坐姿

在私下是放鬆,公開場合則是無禮)。

(坐毋箕---《禮記•曲禮》。疏:「謂舒展兩足,狀如箕舌也。」

伸腿而坐。如:「箕踞」。箕~古人席地而坐把兩腿像八字形分開。)

孔子和學生禮畢要回家,經過原壤身旁,孔子用拐杖輕輕敲了他的小

腿,安慰原壤而說道人如果年邁而不死,那才是是違反自然法

。」孔子再怎麼不通人情,也不會在這當下罵人家老而不死謂之

賊。(賊也並非單一解釋)回去後,隨從者建議孔子和原壤絕交,

但是孔子以為「親故之人雖有過失,未可遽失(斷然絕交),其為

親故,隱惡以全交也。」所以孔子是在安慰原壤,而不是羞辱他。

一個講禮、講仁的人,溫良恭儉讓的實踐者,那有可能在喪禮羞辱

喪家。

  孔子的人生智慧並非浪得虛名,只是被無學之後人亂解釋,讓

有民主精神、有理想的學人看不下去。但願孔學能如實呈現在世間

,還給孔子一個本來面目,也為現代人的緊繃生活提供一些正面的

舒壓方向。

 

p.s

周朝事死如事生,這個觀念沒被老子與孔子導正過來,後來的廣修

靈寢及種種的厚葬鋪張,就擋不住了,一直到今天,這個觀念還是

被民間堅守著,隨個人之財力,鋪張程度不同,從腳尾飯開始,都

是這個觀念傳下來的。所以我們看始作俑者,必須從孔子對整個喪

葬觀念來看。當時大部分的百姓都很窮困,權貴和富豪卻把大量生

人可用之物質埋入地下,不僅浪費且不體恤百姓的辛苦過日。這個

喪葬觀念影響到現在,確實該檢討了。雖然火葬盛行,不再有殉葬

物品,但是整個喪葬儀式還是很浪費,動則幾十萬到幾百萬,然而

哀戚悼念之情卻日益淡薄。

 

古文沒有上下文,很難斷定。有了上下文也不一定懂,必須先掌握

著作者的思想方向,方向認知不同,解出來的內容也會不一樣。論

語是孔子的學生編輯,又被刪減過,確實不易理解。最主要還是要

先掌握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下學而上達,有他的成長歷程,五十歲前後的思想行為差異

蠻大的,所以看論語也要知道那段話是幾歲之前所講。孔子無法談

道或生命的本質,所以只能述而不作。老子是個悟道者,所以他既

談本質也談現象,但是不談其他人的著作。與孔子剛好相反。

老子由上講下來,孔子由下講上去,這也是中國哲學與佛學的兩條

修學路向。看個人的情況而定。佛教沒把釋迦的佛法如實傳承,儒

家也是,基督教也是,造成了大混亂。教主的本意都是以身作則,

先付出才有上界之回饋。但是後世之教會及傳道人員卻翻轉過來,

先有神蹟感應以示信,上界先給你感動,你才願意履約付出。

什麼是如實?就跟生命的探討一樣,各說各話,莫衷一是,就隨個

人自取了。所以派別林立,教內廝殺毫不留情。

看別人的缺點,學不到什麼;看別人的優點,多少可學一些。既是

往聖先哲,必有其過人之處。

可參閱:

 

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的死亡學 (16)

 

 老子對死刑的看法----- 道德經第7374

  

 

*《周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庸如果解釋成平平常常

的言行 ,如平庸一般 ,那就完了 ,所以中庸就變成折衷之道 , 一路

下去 ,孔子或儒家就變成庸俗之人。

 

庸其實是日常之意 ,意思是日常言說講究誠信,日常行為講究謹慎

這與中庸的一貫思想一致 , 所謂道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 ,

慎獨的功夫 , 講白一點就是禪宗所講的道在平常日用中 ,所以

常的言行就是行道工夫 ,這也是中庸所強調的。

中的意思是合乎道 ,道是一體兼備 ,不可有所偏執 , 如孔子所說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 由此再連接到孔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 ,

一是甚麼 ?成為千古之謎 ,為什麼孔子要說吾道而不是天道 ,因為

孔子所說的道有悟前悟後之分 ,五十知天命之前是人倫禮法之道 ,

之後則是天何言哉, 百物生焉的自發性之道(老子稱之為自然、 無

為 ; 孔子與中庸稱之為天命----天命之謂性 ) ,

孔子前後之道雖有意境的不同 ,但是前後一以貫之的就是整體觀照

而無偏執或偏差 (老子的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也是這個意思 ,有所偏

的話就會出現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 , 斯不善

已 .) ,一既不是仁或忠恕的一字兩字之爭 ,也不是朱熹所講的一是

一種宇宙創生並運行的原理,也不是一貫道所講的用一理來貫通萬

事萬物。朱熹接著講說「一以貫之」,固是以心鑒照萬物而不遺,

然也須「多學而識之」始得,未有不學而自能一貫者也。 這更是風

馬牛不相干。

 

因為解不開一以貫之之意 ,所以另一段話就更荒腔走板 ,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說

知我者其天乎 ! 其實孔子的講學就是貨真價實的修道語言 , 只是

那時沒有後世修道這個詞。論語一開頭就說學而時習之 ,不亦樂乎

學如果是一般的學習 ,那就把孔子看扁了。學會如何跳舞 ,經常去

實踐跳舞 ,不亦樂乎 ! 這樣理解就完蛋了。 學的內涵就是道 ,經

常實踐道才有真樂可言。 這個道理由孔子所說 :十室之邑 ,必有忠

信如丘者焉 , 不如丘之好學也。此處的好學就是好道 , 而非喜好

學習。 因此從修道觀點及一以貫之來看質勝文則野這一句話 , 就

能解得開。

指內在說得頭頭是道 ,表現出來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 粗略

不達禮. : 如木材紋理之華麗,指話說得好聽(外在的言語就像史

書的寫作 ,」指的是史書,通常史書的用字措詞常常超過事實

,流於浮華誇大。) ,內心想的卻是另一回事 ,都是內外不一、心

口不一、心行不一

文質彬彬則是內外兼備 ,表裡如一 , 心口如一 , 心行如一 ;這裡

君子講的就是體道、行道之人而小人也不是指心機算計之人 ,

指的是世俗想法之人 ; 有如尚書所說道心惟微 , 人心惟危

孔子的思想是正宗的修道思想 , 下學才能上達 ,如果不能體認這

一點 ,對於論語的解讀就會亂了套。

 

 **歡迎參閱:

道德經第37章: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說明了什麼?(增補 子曰:「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與本章

之比較)

 

**

學而時習之 ,到底要學些甚麼 ? 實踐些甚麼 ? 中庸告訴你答案 :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為道 ,修道之為教 . 中庸這麼說就對了 , 中

庸真懂孔子 . 孔子慨歎著說 :知我者其天乎 !

如果你不認識天不知天 ,如何能認識孔子 ? 論語與中庸開宗

明義已把孔子學說要義點出來 ,不知儒家抓到了沒 ? 台灣人對這

些生命問題沒興趣 ,只想追星 抓寶可夢 ,而政府也配合大力推

動 ,誇耀帶來商機 .

 

子曰 : 德之不修 , 學之不講 ,聞義不能徙 , 見不善不能改 , 

吾所憂也 . 孔子為何為此而擔憂 ? 因為孔子已點出人生困境之

所在 , 這個基準沒建立起來 , 所有的幸福與和平都是短暫的 ,

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見證了這個說法 , 但是人類並無覺醒 ,

依然走著空笑夢的路 .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十五歲的孔子到底想學些什麼? 孔子不會想學騎馬 ' 練氣功或是學

 醫 ,更不會想學唱歌' 跳舞 , 種菜 ' 打鐵 , 因為他不是一般眾生

 來投胎轉世 ,帶有先天教化眾生的使命 , 所以他想學的是跟道有關

 的領域 ,也就是日後的學而時習之的學 , 學習道的修身養性的道

 理 ,要時時把它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 對他而言 , 沒有比這個更快

 樂的 . 所以他才誇言十室之邑沒有人比他更好學的 ,以現代話來

 說 ,就是沒有人比他更有修道精神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

 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歷來都把色解釋為美色 ,好像青少年都很好色 ,這是一大誤解.就以

 電視未產生之前的社會來說 , 青少年的問題在好鬥 ' 好爭吵 , 而

 非好色 , 農業社會相對保守 ,能刺激青少年感官養眼的鏡頭少之又

 少 ,起色心的機會不多 ;現在刺激太多 ,所以青少年的性問題特多 .

既然戒之在好鬥 ,為何要講戒之在色 ? 因為色字指的是形色 ,喜形

 於色 , 青少年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 ,看得一清二楚 , 所以很

 容易看不順眼或聽不順耳就爭吵與鬥毆起來 , 現在社會新聞也是這

 樣 , 雙方人馬互看不順眼或一句話聽得不爽 ,雙方人馬大打出手 .

 所以戒之在色 ,指的是就是不要只看表面的表情與言語 '態度就爭

鬥毆 .

        到了中年爭的是位置與面子 ,這才是真正的鬥爭 ,中年要注意

的就是鬥爭 , 經濟與政治, 中年人鬥得你死我活就是例證 .

 

老年戒之在得 ,老年通常是比較有地位與權勢 , 想要什麼也比較容

易 ,這時更要注意 , 多想想自己的慾望是否正確 ' 是否禍國殃民 ,

貪得無厭而殃及子孫 . 最可怕的就是這個權勢老族群 ,已經躺在床

上下不了床依然指揮若定 , 能夠呼風喚雨定人生死的也是他們 ,所

以戒之在得 . 康熙皇帝六十大壽給自己的禮物就是戒之在得的印章

 ,隨時提醒自己 ,檢視自己的慾望 .

 

p.s 敬鬼神而遠之

2020年的孔子誕辰紀念日已過,台灣離孔子越來越遠,甚至不願承

認與他的關係,連帶老師也遭殃,這個紀念日老師不能放假, 勞工

卻放假了, 因為政府改以勞基法來看待這個國定假日 , 老師是

公保,所以不能放假 . 以勞基法來看待這個紀念日, 這是什麼心

態 ?

我跟孔子有關係, 聽說我以前在天界跟隨過他 , 所以在此稍稍

為孔子平反一下 .

孔子比老子更難理解 , 老子的道德經至少不會往俗世發展的方

向去理解 .但是孔子被後世儒家及新儒家大力推動的卻是俗世發

展的方向,說孔子是入世的 .

儒家對孔子所說的道停留在五十歲之前的人倫之道, 大抵不出韓

愈原道論或師說的理解.尤其當今學界受科學之影響,一直從理性

層面去套解孔子的入世之道 .難怪孔子說 : 知我者其天乎 !

這是很無奈的感嘆.

孔子教的是下學而上達的實修之道, 這是道在平常日用中的真實

體現,所以說「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

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仁是道落實在人世間的主要依據 ,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

已說得很清楚 . 這是正宗的修道方法, 但是修道方法被後世的

宗教誤導到玄虛的方向上.

所以孔子與老子都沒有走宗教的方向.

孔子雖說「敬鬼神而遠之」,但是重點是後面那一句「先難而後獲」 .

人不能有困難就求鬼神幫忙, 人的存在是要超越自己, 所以適度

的困難來激發自己的能力是必須的 .

因此孔子說告訴老百姓先難而後獲,這才是對老百姓真正的體恤

與仁慈 , 而非動不動就金錢補助, 替他們解決難題, 應該是引

導他們自我充實與學習, 自立起來解決自己所碰到的問題 .

就像家長不能因為疼愛孩子就幫孩子寫作業讓他早點去睡 .

孔子先難而後獲的苦心沒人宣揚, 著重的是敬鬼神而遠之的破除

迷信 .你說, 孔子能不哀傷嗎? 到底是誰毀了孔子? 物必自腐而

後蟲腐之.先有儒家把孔子推向俗儒 , 才有五四吃人的禮教與文

化大革命的破四舊.

論語課亂教,導致學生對論語的冷漠, 寧願以流行音樂的歌詞為

依歸 .流行音樂當道,政府慶祝活動大力推展歌舞節目 , 所以歌

手成為偶像,起了示範作用, 歌詞無形中在形塑年輕學生的人格,

他們喜怒哀樂的反應常常是歌詞教出來的.

人對七情六慾的反應本來就是被教出來的, 差別只是被甚麼所教

?是得饒人處且饒人或加倍奉還? 我們拿甚麼思想在餵養成長中

的孩子?

孔子的先難而後獲為什麼消失不見了? 現代人都想一步登天、不

勞而獲 ,孰令致之 ?

p.s 孔子所說敬鬼神而遠之 , 先難而後獲 .
這句話從賽斯底下所說 , 應該可以更清楚理解 :

我的目的並非為你解決問題,卻是令你與自己的力量接觸,我
的目的並不是要藉由給你即使是最悲慘問題之「答案」而介入
於你與你自己的自由之間。我的目的是要加強你自己的力量,
因為終究來講,你存在的神奇就足以幫助你找到成就、了解、
豐富與平靜。
 你們的問題是被自己的懷疑所引起的,這些懷疑的升起是因為
你們已經與自己存在的價值失去了聯繫。讓我在此加強那個價值,
讓我加強我對你們天生具有歡喜隨緣而超脫任何你們現有問題之
能力的信心。如果我逕自去替你們解決問題的話,那麼我就否定

了你們自己的力量,而更進一步的加強了你們已有的無力感。

 

 

 

 

 

arrow
arrow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