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石刻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人出生在人世間,不管透過甚麼領域來
充實自己,在一段時間之後,縱然是離世之修行者或隱士都必然
要重返人世,完成自立立人、自利利人的人際互動,這是命,而
且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命定,只生而無命,無法進入生命之本
質,終究是一種逃避,誠如史作檉所言:可是,最後他才知自己
只是在那種無負擔能力的生命中自驅滅亡而已。
所以如賽斯所言:雖然勇敢進入現實中對你而言似乎很奇怪或不
適應,但你要是容許自己充分展現自發性,你就會走出去,在這
個世界裡,與人交往、工作、離職、把自己和現在所是的世界放
在一起、使用你的能力和宇宙有一種施與受的關係;然後,從那
樣的施與受,甚至從痛苦和狂喜之中,呈現了自己所要展現的理
想。
**踏不出去的第一步:
當你想轉化你的信念時,你會發現,出於你怕自己不如人又
沒有「準備好」的恐懼,你抑制了自己,也抑制了你天生對這個
世界的好奇心。所以,你躲了起來。但身體偉大的物質實相,以
及你天生而有的好奇心,督促你出去,進入現在所是的世界裡,
做你的事。
雖然勇敢進入現實中對你而言似乎很奇怪或不適應,但你要
是容許自己充分展現自發性,你就會走出去,在這個世界裡,與
人交往、工作、離職、把自己和現在所是的世界放在一起、使用
你的能力和宇宙有一種施與受的關係;然後,從那樣的施與受,
甚至從痛苦和狂喜之中,呈現了自己所要展現的理想。——賽斯
*走進這個世界!找尋你自己的生計!你有能量,你有創造力。
沒有那種須要恐懼的工作,也沒有那種須要望之生畏的競爭。你
不會在正當的工作中失去你的創造力,但要找到它,因為它會為你
內在的創造力增添一個新的來源。但是,你須要更多的工作心得來
反思。(多一分學習與工作經驗,多一份新的創造力來源,加油)
——賽斯
**本來他以為已活在那種解脫般的形上、自然並具有童真樂趣的生
活中,已達到生活之極致。可是,最後他才知自己只是在那種無負
擔能力的生命中自驅滅亡而已。 ——史作檉
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一直是探討生命問題的重點,走入人群與
走出人群,出入之間的拿捏便成了自我完成的重要課題。
**什麼是實際?
如果你想要展現你的理想,一開始就冷冰冰的想要實際,很少會成
功,因為你把自己關在你認為不實際的事情之外;但是你的看法並
不是唯一可行之道。因為很多泉源會滋養你的內我,增加你的能力
與智慧,切斷一個是危險,切斷很多個是災難,而且會妨害任何種
類的實際,你的能力也因為受阻而有一半用不上。如此為了瞄準實
際,那些被你摒棄在外的不實際的人與事,非常強烈地感覺到你對
他們的態度,由是你的計畫也變得窒礙難行,反而變得更不實際。
自信的內我會讓外在的自我在物質世界操縱,但不會允許它變得過
度保護自己。為了節省時間與精力,把自己圈起來,以致讓自己陷
入無法發揮能力的位置上工作,根本就不實際。一份阻礙你使用這
些能力的工作,充其量只是一種自我的堅持,更糟糕的是阻礙靈魂
成長的經驗。(參考賽斯的說法)
*深層的自卑感有時會偽裝成謙虛。
你的思想不是你,你的信念不是你,你可以改變你自己。——賽斯
*存在的生命力——正面或好的信念對你來說也可能隱而不見,所
以你就忘了自己的生命力。沒有一個人沒有正面信念,不要讓它們
變成隱形,因為它們一隱形,你就會否定你自身存在的完整性,否
定你的存在與經驗在當下的確實性。不要照著你們的負面經驗的清
單來架構你們現在的這一世。而是要透過你們的正面成就和信念清
單來架構你們的生生世世。如果你們這麼做,所謂的負面信念將會
瓦解。但不要讓那些負面信念抓住你的注意力,不要在你內在的眼
瞼上播放負面的影片。——賽斯
賽斯總是從本質上教你如何去改變你自己的人生,自己作決定,而
不是牽著你的手叫你亦步亦趨跟著他走。如果一個人在信仰與祈
福、超度中迷失了自己,也可以說是出賣了自己的生命主導權、迷
糊了存在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