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6423_1524231370985585_1128135764969909370_n  

 

 

 

 

道德經:第48章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空亦復空,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空有不二。

        自然──無為──自發性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 

     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釋:

1.為學日益   學習是日益增長的,學富五車可知。學問、知識

        、技巧等等都是經過日積月累而成,由此而增益

        人類文化之發展以及各類創造發明。

2.為道日損   道是精神性也是人類心性發展之所依,修道與學

        問的增長恰恰相反。修道是在去除人為的諸種習

        氣與欲望爭奪,所以日日減損,乃至於剝落淨盡

        ,人性能依道性去發展。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過程。

 

3.損之又損   如果一直自認自己仍有缺失,不斷再斷缺失,縱

        然已淨盡,卻依然有損字的警惕之心,這表示尚

        未達到自然之境,像神秀所說的時時勤拂拭,勿 

        使惹塵埃;顯示未入道門,所以必須連損字也拿

        掉,才能進入自自然然的自發性,能夠從心所欲

        不逾矩。   

        這點像是佛法中觀所說的空亦復空,進入空性觀 

        一切法,最後也必須把空拿掉,才是自然的證入

        空性。由是而符合心經所說:即有即空,即空即

        有。空性遍及一切,並非離開有而另有空性。所

        以無為無不為與空有不二都有不設限的本意。自

        然無為的自發性與空性都遍及一切,無須人為干

        預。賽斯也提及外在的理性自我如果信任內我的

        自發性,會處理的更好。

 

4.以至於無為  損之又損之後,才能進入無為,也就是自然狀態

        ,自然並非大自然,而是賽斯所說自發性,如果

        無法理解道德經的自然與無為,如何去解道德經?

        

5.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既然是自發性且無限制,個體隨其特性

        發展,就像百花齊放或大自然之繽紛發展一樣,

        生命不受限也無規格化。不受人倫規範與價值觀

        或社會地位之干擾,甚至偏頗違逆自性發展,每

        一生物皆有其在宇宙中之任務與角色。

 

6.取天下    治天下之意,為何不直接用治字而用取字?因為

        治仍有管理導向的人為干預,問題會不斷發生。

        而老百姓一旦能夠進入自發性,天下就像大自然

        之發展,無須干預。所以治理天下就像探囊取物

        那般簡單,所以輕鬆治理就用取字來代替治字。

 

 

 

 

譯解:

   人類透過學習,人倫義理、知識、技巧日益增長(就像當今

世界,理性掛帥,知識即力量,教育普及,人人必須透過學習而成

長。由是,許多人有了不同的理想,紛爭日益嚴重,舉凡政治、經

濟、文化、教育、環保、保育等等,各有主張,所以都想爭奪執政

主導權以遂行自己的理想,政黨輪替,社會變動,老百姓又要適應

新政策,生活總是陷入混亂。理想進入一種可怕的夢靨。);但是

修道就不一樣了,修道是日漸剝落人為的脾氣、個性、世俗心等習

氣以及各種理想與名聞利養的紛爭之心態。當這一些剝落淨盡,最

後連剝落的想法也沒了,如此才能進入自然無為的狀態,也就是導

入內在的自發性依道而行;既然是信任道的自發性,就沒有不可為

的,人人依自己的特性去發展而非受政治權力的規劃或社會價值觀

去發展。人人得以遂性發展,天下的自定就像大自然與宇宙的和諧

自理一樣安定。所以說以無為治理天下就像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如

果自以為是而大肆發展,勞師動眾來治理國事,那是不可能輕鬆治

國的(人類四千年來的歷史,不管什麼政治形態都無法得到長治久

安,只是換得短暫休息。人的心性沒安頓下來,永遠是一顆不定時

炸彈。)

 

 

本章之探究: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即是自然也就是

自發性,所有個體進入自發性,皆依其特性而生長,個體沒有被規

格化,所以能無不為(內在自發性且合於道的發展,無不為不是失

控的隨心所欲。)。由此進而理解道德經所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

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道德經第37章)

 天下的自定就像大自然與宇宙的和諧自理一樣安定。這也是道德

經理想國與柏拉圖理想國的最大差異,道德經導入自發性的自然發展

,也就是第64章所說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但是柏拉圖

的理想國卻是強調人為的規劃與設計,柏拉圖沒有自發性的認知。

 

  什麼是自發性?道德經的學說首重自然,但是對於自然並無解

說,反而不斷強調無為,無為的意思也不是很明顯,有許多不同的

解讀。這個現象已很明顯指出自然就是無為。既然道法自然,大自

然是被創造出來,所以道德經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反而是賽斯所

說的自發性,自發性是內在宇宙法則之一賽斯對自發性的解說

下:不管開始與結束的所有表象,也不管死亡與衰敗的所有表象,

一切意識都以一種自發的方式,在同時的和諧之中,存在於廣闊的

現在。自發性與紀律之間有微妙的平衡關係並非只顧自己的隨

心所欲。

 道德經對於身體並無多做說明,所以大家對於純任自然(依自發

性)不免不放心,一般也都認為身體是物欲傾向,非嚴加管控不可.

道德經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也就

是大家都為自己的色身著想,所以問題一大堆。但是讓生活見素抱

樸,就能使身體向道?關於這一點還須請賽斯出來說說身體的自發

性,看完賽斯所說就可消除疑慮。

 

*自發性代表生命本身的精神,而它是活下去的意志,和激發行為

 、動作以及所發現的那些衝動的基礎。以最真實的說法,你的肉

 體生命是那些自發性過程所提供給你的。

 自發性請參閱這一篇:

  賽斯談疾病與轉世因果的關係(下)

 

 

  "放下"是信任你自己存在的自發性,信任你自己的能量、權利

 與力量,並對你自己生命的能量"投降(abandon)" 。 "投降"這

字本身可能衝擊一些讀者更加特別的強烈,但自然的每個元素都

對那生命形式投降。你身體的每個原子也一樣。那麼,對你自己

生命的力量投降,是依賴誕生出宇宙和你,在大自然內卻超越大

自然的偉大力量。

 

 ***朝向精神、身體、情感與心靈健康的首要第一步,正是

    那種投降、那種接受與肯定***

 這向自己生命的權力及力量投降的感覺,並不會導致一個心智的

 隔離,反倒容許自己去感受它-----在一個宇宙的創造性戲劇裡

扮演的角色。這樣的一個了解往往無法訴諸言語。反之,他們是

在"純知"的爆發或突然的理解中被感知和經驗的

 

    自然世界本身是到其他實相的門戶。你 並不需要試圖遮掉

物質世界,或你平常的意識,以期能達到導致蓬勃生氣的健康或

經驗的必要知識。事實上,自然世界本身就是其他實相的一部份

,而所有實相的源頭,現在就在你的存在裡,就如在任何其他的

存在裡一樣。

   你學會越充分地活著,彷彿隱藏著的"宇宙的神祕"就開始

  出現的越多。

 它們並不見得以很大的震天價響或炫耀來突顯出自己。但是,突

 然之間,最無害的、無邪的蟲鳴鳥叫,或最簡單的一片葉子的景

象,可能都透露出最深奧的知識。

 

  此外,賽斯在內在神諭這一段話可以解釋自發性讓個體與群體

之間的自律成長與互助和諧:

內在神諭(道)是內在多次元自己的聲音——這內在的自己即是

每個人的那個不完全涵括在他個人性之內的部分,未知的「自己結

構」的那部分,個人性及其「肉體性的聯盟」由其中躍出。基本上

心靈的那個部分是在時間與空間之外的,同時卻使你能在其內運作

它密切的與可能性打交道,而那是所有可預測的行動之泉源。

  因內在自己所處的位置,所以在作為一個接收者及作為一個

發訊者兩方面它都有偉大的溝通力量。

 

  每個個人是個「小包裝」的宇宙。正如具體的行星按照秩序運

行,同時卻也仍是個別的,所以也可以有建立在個人健全性上的一

個社會秩序。但那個秩序會認識到在自己之內的內在有效性:而那

形成肉體健全性不可見之內在秩序也同樣會形成社會體的健全

那自己、那個人,既然已是完成了的自己,因此會自動的為

了他自己的好處及為了社會的的好處運作。所以,個人的好處就

是社會的好處,而也代表了靈性與物質性的成就。(自利利他、

自立立他,互助合作

不過,這預設了對內我(道)的一個瞭解,以及對個人心靈之未

知實相的一個探索。

 

 p.s 來自大地之母的呼喚:

因此,必須首先認知和尊重你的身體——它本就是一台精緻、獨

特的儀器。 你的身體是你最忠誠的伙伴,它響應你所想、所感受

和看到的一切,它是你靈魂的鏡子,希望能夠幫助你的靈魂彰顯於

地球。如果你能夠再次感受到這一點,並放下對你身體的一切外在

評判,你就能夠再次與它建立內在的連結。因著這一內在的連結,

你更能跟從自身的感受和其他的所有人和事相比,你的身體更能

告訴你什麼是你內在最深的需求和願望。它將你帶回「自己的家」

,使你更接近你的自然本性。

敢於再次做一個孩童,敢於擁抱你的脆弱,臣服於超越你的力量

要自我覺知且承擔作為一個創造者和激勵者的責任你是未來之

神,只有當你覺知萬物一體,覺知自己與那一偉大的生命之網——

它承載著你並使你的存在成為可能——的連結,你才能將自身的神

性實體化一方面懂得謙卑和臣服,另一方面能夠自我覺知和自我

尊重,這些品質合在一起就能夠重新恢復人類和地球之間的取予之

舞。——Pamela Kribbe

 

p.s 在兩、三千年前的時代,內在自發性為何無法順利推動?可能

是時間點不對,而現在時間到了,反而必須急著提供進入內在實相

的訊息,鼓勵人們發覺內在自發性,人已在物質實相的發展過了頭。

看看以下賽斯所說就知道:

   在創造之初,人類的意識自由進出,本能甚強。但是人渴望走

 出他自己之外,走出他的心理存在所居的架構之外(由架構二的依

 賴完全走入架構一),去嘗試新的挑戰,走出一種意識模式而走入

 另一種。他想要研究他自己意識的過程。在另一方面來說,這意指

 遠離那給他寧靜與安全的「內在自發性」。在另一方面,在他來說

 這提供給他一種新的創造性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內在的神變成了外在的神。

   人試著形成一個新的領域,想獲致一個不同類的焦點與察覺。

 他的意識轉了個彎,轉到他自己外面去了為了要這樣做,他越來

 越不貫注於內在實相上,而因此開始一個過程,內在實相只被當

 作它向外投射到物質世界的樣子。

(靈魂永生 方智版 p.445-6)

 

 

 

arrow
arrow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