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6870_1071628509579209_1948506508785272819_n  

   攝影  Ting-chun Tsai

 

 

 

 

三.惟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與賽斯的對宇宙義務的承諾:

 中庸第21「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

 中庸第22章:「惟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

         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 

         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天地人合一應該就是中庸所說的天地參矣。

 賽斯更明確的為中庸這段話做註解對你們和宇宙連結為一的一種

 引以為傲的領悟,以及你們對宇宙的義務所應有的一種承諾。

  「和宇宙連結為一的一種引以為傲的領悟」就是天地人合一的

    境界。

  「對宇宙的義務所應有的一種承諾」就是贊天地之化育。

  你必須先要承認你在自然的架構裡的存在,接受你做為宇宙的

 一部分之自我價值,並且也給予每個其他人同樣的認可,同時也尊

 重在所有形式裡的生命。每一次你肯定你自己存在的正當性時,你

 也幫助了別人,你的精神狀態是這星球之心靈氛圍的一部分。

 

   所謂至誠盡性和明心見性意思差不多,「誠者,天之道;誠之

 者,人之道。」「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至誠也就

 是老子所說的得其母,意思是了悟道性(佛性、神性),了解一切

 萬物均源於道性。聖人是至誠盡性之悟道者,已達天人合一,能夠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因此替天行道,

 代替天職。如同老子所說的「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如此才能盡人

 之性以及盡物之性。了知萬物一體、天人合一,以道教化人及萬物

 才能贊天地之化育(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到此境界可說是與天地参而贊天地之化育。由此才能理解老子所說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64章)

 

   賽斯所說的人有義務去幫助其他生物的發展

 當人從自然中分離出來,追求個人主義,疏離感跟著出現,猶如

太空船漂浮在宇宙的滄茫中,變成一個孤獨的旁觀者,無法真正走

入宇宙中。

 贊天地之化育的天地人合一才是人類的方向與出路。人不能把大自

然及生存於其中的生物當成取之不盡的提款機。

 

 

 四. 成己成物:

   成己成物就天命之謂性的本體而言,性體創造了自己也創造

 了萬物(第二十五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

 終始,不誠無物。 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

 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

 故時措之宜也。);以誠來表章性體之主要內容,所以性即誠,誠

 即性,所以就性之本體而言「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之者,人也。就人而言,一個能實踐誠道之德行的人也必須能做到

 成己成物,成己是成就自己,成物是成就他人。也就是孔子所說的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佛法的自覺覺他也是這個意思。萬物一體,

 人不能只是自了。所以至誠者能成己成物,因而說他「可以贊天地

 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至誠盡性的聖人把性體的真誠仁愛之德拉到人身上,人也就擴大

 了,所以合成為內外之道,自立立人、自達達人。由是天人合一與

 道合一,確實可在人身上實行出來。這就是賽斯所說真正的明覺

 最具有更新力量的概念,以及達到真正明覺的最大一步,就是

 覺悟到,你的實相中不可見的世界(架構二)是藉著,透過你自

 己有意識的思想和信念,而跳到外在的生活(架構一),因為那

 時你就體悟了你之為你的力量,而立刻被被給予選擇的機會。你

 再也不能將自己當成客觀環境下的犧牲品。然而意識也正是為了

 使自己有更多的選擇而升起的,使你不致於只有一條路可走,而

 讓你用自己的創造力形成一個變化多端的內涵。

 

賽斯這段話幫中庸、孔孟、老莊做了最佳註解,讓他們的理想之所

 以可行做了更清楚的說明與保證。我們之所以認為那是聖人才做得

 到的事,凡夫是不可能的,那是因為我們已經忘了「你的實相中不

 可見的世界(架構二、本體界)是藉著,透過你自己有意識的思

 想和信念,而跳到外在的生活(架構一、現象界)」,我們一直

錯認我們只能被命運之神主宰,卻忘了,我們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導

者。好好體會賽斯這段話,必能為自己找到改變命運的力量,甚至

進入中庸所說的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五.中庸所依的道是什麼?如何確認?

  中庸所依的道是什麼?道問學、道中庸依於何道?「道也者

 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這就是率性之謂道,性體具體化之後的作用內容,

 以此來確認所學所依的真道是中庸之道,讓人能有所依循,有如返

 鄉之大道。而「誠」可說是性體之總綱領,在本體界謂之性,在現

 象界謂之誠,所以說性即誠,誠即性。「誠者,自成也;而道,自

 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誠即性才能成己成物,沒有

 誠,萬物無法被創造出來。由此才說「誠者,天之道」,就現象界

 而言,性、誠、道可說是三位一體

 

  很多人在提倡修心養性時,忽略了理性思維的重要所以有所偏

 也不知道。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也。如何確定所擇之善合於道?

 因此中庸在提倡尊德性之時,也強調道問學,要能透過理性深思明

 辨以合於道:博學、審問、深思、明辨、篤行。

 第二十章末段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

 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

 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

 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

 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除非不學,既然要學就要學通,不通絕不放棄。人家學一次就會

 ,我就是學百次也要學到會。)這是下學而上達的苦學功夫,不只

 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已,而是六祖所說:「自心既無所攀

 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所

 學所悟以佛法三法印來確認),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

 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這是一般人學道悟道的歷程。聞思修不是為了學問之通達或學富五

 車,重點是幫助自己能達於求仁得仁、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或涅槃解

 脫或返樸歸真。釋迦牟尼並非靠打坐入深定或修法門而解脫,而是

 在靜坐時心思澄明去思索宇宙人生的道理,而了悟解脫之道。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子曰,何事於仁,

 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

 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這段對話和梁武帝問達摩祖師何謂功德?可說是異曲同工之妙。修

 道功夫的功德與孔子所說仁的實踐,並不在於博施濟眾、行善濟世

 、造橋鋪路、蓋廟齋僧等等行為,若論這些行為,堯舜等聖人猶有

 不足。所以修道與仁首重內在之自覺,佛教說「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

 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篇)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在內不在外,如六祖

 所言「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功德即是解脫道的資

糧。孔子的仁以為己任,如同佛法的菩薩道都是延長人間道的住世

以便廣度眾生的解脫道,不同於老子與釋迦的即身解脫之道。

  外覓就是孔子所說的今之學者為人,內薰就是古之學者為己,孟

 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類久已放失的心,無止盡

 的向外追求以滿足己欲,所以孔子說民鮮能久矣,到如今更加放逸

 ,已跑到外太空追尋,把心野放得更遠。誠如老子所言「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外覓只能繞著宇宙跑,真的是以有涯追無涯,殆矣!

 內薰才能「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也如賽斯所言,

 基本內在宇宙法則與內我天生具有的知識都只能往內探求。可惜科

 學界聽不進去,帶著全人類飄盪於內在宇宙之外。

 

  子思深深理解孔子的憂慮,特提出中庸之道,因為儒門不知性

 與天道,只知想積極改變世道人心,卻不知從自己實踐起,也不知

 依何來改變世道人心。

  對孔子後期而言,性即道,道即仁,性、道、仁三位一體。否則

 無法下學而上達。這就是「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子曰:德之

 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見不善不能改,吾所憂也。」這是

 仁的具體實踐工夫,如果不落實,如何能做到「夫仁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能

 不憂心匆匆嗎?

 

 

 六.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與「無為而治」:

   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

   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33章最末

語譯:孔子說:「教化人民身教優先,若採用種種外在言語教誡,

 以及典禮、儀式的形色來教化人民,那是最末一等的作法。」


  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至矣!

語譯:詩經大雅蒸民篇說:「道德的感化不著痕跡,它的輕柔像毛

 髮一般。」孔子說:「毛髮的輕柔還是可以比擬的。」詩經大雅文

 王篇裡頭說的:上天化育萬物,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孔子

 感歎說:「這樣才算達到至高無上境界啊!」 

 

   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

語譯:詩經商頌烈文篇說「真正至德的君子,以德行來教化人民而

 不著痕跡,不會顯露出他道德高尚的樣子。天下諸候與各領域所有

 的領袖,都取法這樣的典型來仿效。」(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

 德)

 

  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

 語譯:所以在上位的君子心中存養著至誠的思想、容貌表現出至誠

 的儀態,以篤實恭敬的態度來應對一切,以彰明道德來教化人民,

 那麼天下就會太平了。詩經大雅皇矣篇說「我懷抱著天賦靈明的

 德行,對於人民善誘教化啟迪本心,不必大肆採用典禮、儀式等聲

 色的途徑來迷惑人民。」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道德經第37章)

**道德經第37章: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說明了什麼?(增補 子曰: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與本章之比較)

 

老子為了成就一個理想國,可說是費盡心思,在未進入無為而治的自

發性之前,領導者要先布置一個便於修道的環境,必須盡全力去防堵

 那些讓老百姓變壞、發狂的文化、經濟活動,換句話說,無為就是

 不要去做像現代政府或現代社會搞那些五花八門的政治、經濟、文

 化活動。所以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要 "為無為 "------去做防堵

"大有為政府所辦的那些五花八門活動",而且還要百姓務必做到清

 心寡欲,這樣子才能 "為無為,則無不治。"老百姓沒有不當之欲

 望,心就會靜下來,進入各自生命的自發性,不會蠢蠢欲動,天下

不用管理也會自己平靜下來。(無為的前提是老百姓依於道去發展 ,

達到百姓皆謂我自然時 ,就是進入自發性, 此時就可以無為而治 ,

每個人依自發性而生活就像大自然的生態也就是無不為 ,而非受限

於政治管理或價值觀而生活在某一領域 .到此就像孔子所說 ,有了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個基礎,老百姓如果對於道有了

認知與實踐,那麼就任由他們自行生活,無須干涉,也可以說老

百姓已進入合於道的自發性;但是老百姓如果對於道無所知,不

知人生的方向,那麼就要教導他們。也就是老子說的:吾將鎮之以

無名之樸。)(到此 ,五十知天命之後,孔子與老子合流,都主張終

極政治是進入無為而治的自發性 ;老子關心政治'社會與人生的發

展,莊子則是個旁觀者,崇尚逍遙遊,不願介入,是個自然主義者.

老莊合稱是對於老子自然的誤解,誤以為老子也是自然主義者,這

是天大的誤解 .)

   孔子的無為而治從人心下手,所以有種種人倫綱常、禮制可依

 循學習,加上自我成長的學習修正,改過遷善,慢慢變化,各人的

 成己成物,互相扶持以及聖人的成己成物之帶動。為政者正了,人

 也正了,社會自然祥和,達於世界大同。如此每個人才能進入各自

的生命自發性而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畢竟社會現象是由人所建構

 ,什麼樣的人類建構什麼樣的社會。如賽斯所言,你們創造你們的

 實相,觀念改變了,實相就改變了。老子傾向於建構大環境,不讓

 人有接觸物欲雜染的機會,由無知無欲、見素抱樸到返樸歸真。

(孔子的下學而上達,逐漸充實而改善,以達至境;比較像神秀的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種於生活中的漸悟比較適合凡夫俗子

。老子的無知無欲、見素抱樸以防心之散逸,捨棄人生之發展,直

攻"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的道境,比較像是頓悟法門,所以說其出

彌遠,其知彌少。必須往內走,塞其兌,閉其門,才能不出戶知天

下,不窺牖見天道。所以不修道的學者會認為老子是愚民政策,修

道的人,看懂老子要讓全民皆悟道的企圖。)

 

 儒與道都不希望透過法制來規範,都希望誘導出人性中的純真道

 性來自我成長、自我管理,達到如佛教所說的人成即佛成。

 

 

 

 

 

 

 

 

 

arrow
arrow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