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Ashlynn    iceland  

     photo    Ashlynn             iceland

 

 

 

 

 

一. 略談中庸:

  中庸成書於戰國後期至秦漢初(陸續添補),上篇1-20前半段

是子思所作,其後是門弟子與後人所補述。(這個論點是根據徐復

觀先生所說。)另說,前二十篇是子思承孔子之言而述,之後13

篇是子思所自言。不管中庸的作者是誰,都無損於中庸之內容。子

思雖然是孔子的孫子,最晚在子思五歲之前,孔子已去世,所以子

思不可能親聞或受教於孔子,頂多也只是從文獻去研究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了傳子嗣娶了年輕的三姨太顏徵在,六十

四歲時生下孔子,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孔子的兒子孔鯉五十歲

去世之前生下子思,隔兩年孔子也走了。)本篇論述採取傳統所說

中庸是子思的著作。

 

  中庸的中是不偏不倚、公正無私之意,過猶不及,遊走兩端或

有所偏向某一領域都不對,古聖人大都走中道,只是其道不一樣,

所以強調的內容也不一樣。庸是平常之意,也就是道理要落實到日

常生活中去實踐,孔子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時習就是經常去

實踐,變成一種習慣,能夠達到求仁得仁是最好的。

  中庸與道在平常日用中意思一樣,也就是強調在日常生活中去

實踐不偏不倚之中道以及天道之真誠意義(誠者,天之道;誠之者

,人之道。)所以說「修身則道立」,甚至是「極高明而道中庸」

(明則誠矣,極高明即是下學而上達的體道者也要把適中的誠道落

實到平常日用;誠必須實踐出來,而非只是內心的自得與自持

,如此而實踐了「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猶如孔子所說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

沛必於是」孔子的時代禮樂崩壞徒具形式,缺乏了人類可貴的

真性情,所以特別標舉出仁做為道之中心來喚醒人性的慈心仁愛。

中庸已是戰國後期的戰亂時代,人性的真誠盡失,彼此猜忌、爭

奪,所以特別標誠做為道之中心思想,喚醒人性中可貴的真誠,

以此真誠之心實踐於平實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列舉許多實際的人倫

之道以供參考。

 

  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論語雍也篇

 論語也很少提到中庸一詞,中庸把學而時習之的中心內容標舉出

來,雖有別於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的以仁作為中心思想,不過徐復

觀先生認為基本上中庸還是以仁為內容。中庸有見於學子雖多,但

並無把所學落實到日常生活,僅只是學問而已。所以把中庸的重要

性刻意標舉出來,更何況是處在戰國時代,人心惶惶。

   孔子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中庸的誠以孟子而言:乃仁心之全體呈現,而無一毫私念雜入其 

 中的意思。

孟子融合了孔子的仁與中庸的誠而言:萬物皆備於我矣(此即是天

下歸仁);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忠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

 

子思把中庸看作是孔子思想的中心,不管是仁、忠恕或誠都必須落

實到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務必做到念茲在茲,沒有空窗期的閃避空

所以作中庸一書加以闡述論語所沒有詳談的性與天道以及中庸

之道,作為學問與人性發展的根源。

 

  論語的字只做一般解釋,中庸下篇何以要特別拈出字?誠

 是真實無妄,既可象徵天命之謂性的真實性,又可表達出仁的根本

必須立基於真實無妄。所以誠連接了性、天道與人(誠者,天之道;

誠之者,人之道)孔子的性道仁是一體,中庸的性道誠是一體

是性之德也,所以至誠可以盡性。性是指宇宙萬物之本源,天命之

謂性,自立自成是天之所命,也可說是本質本性亦可說是第一因

、道、本心本性(佛性、空性、真如)、一切萬有、上帝之所本

( p.s曾仰如先生在其《形上學一書中,將宇宙的本體稱為「基

本原理」或「第一原理」;所謂「第一原理」即:

    任何物不管在甚麼方式或情形下從此而來者也

 最基本原理或第一原理又叫做自明原理它們所含的真理不需要

證明或推理作用,就可一目了然。)

 

 

二.天命與性何所指:

 「天生蒸民、天生萬物」,古中國是創造論,老莊及孔子、中庸

也都是創造論。這個創造論傳統已被有意或無意以及客觀環境和佛

學融入中國人心中而逐漸模糊掉。尤其是萬法歸一、五教同源的論

調,讓大家誤以為生命的共同歸趨是返鄉、與存在合一、與道合一

或上天堂、求生淨土乃至最終的涅槃解脫。人世間變成不值得留戀

的中繼站,悟道者都如莊子成為人世的旁觀者、是化外之民,享受

無用之大用以逍遙遊於太虛之境。中國古老的訓示「茍日新、日日

新、又日新。作新民」,這種積極的入世作為被視為不究竟。所以

要了解古老文化的傳承,必須從賽斯所說來理解。人世間不是虛幻

的物質現象,而是有其積極的創造意義,從價值完成的實現(試圖

以所有可能的變奏完成它自己的潛能)才能體會又日新的真精神。

由此而了解靜坐往內走的意義,往內並非沉醉於合一忘我,也非心

齋坐忘,而是要了解基本內在宇宙法則與內我天生具有的知識,幫

助人類意識的擴展,所以理性自我必須在場認知所發生的一切,才

能應用於人世間,而不是如傳統把理性自我摒棄於外,視其為假

我,只會搗亂障蔽真性。
 

  賽斯因為強調人生要走向價值完成的方向,所以往內走的性質

就不一樣。在輕度出神的狀態下,唯一的必要性是,你准許自己不

移走自我,而是更進一步,讓你自己能夠看到自我的內在,並且穿

過它。讓意識的自我保留它的記憶是可能而且鐵定有益的由於

自我和潛意識之間沒有真正的區隔,所以自我的知識和潛意識的知

識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融和的但要達到真正的效果,就不應該企圖

隱藏潛意識的知識,不讓自我知道。我試圖做的是,增強你們的外

在人格處理外在世界的能力,同時教導內我自發和自由。這可是一

項大工程呢。

  外在人格(自我)必須是一個強大又有彈性的架構,既能夠除

去他的界限,給內我自由,又強大到可以反彈回來,維持它對外

在經驗的控制。這當然是一種訓練。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

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

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

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

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第一句話天命之謂性,天命如果沒弄懂,如何理解整部中庸

所說?就像孔子五十知天命,知什麼天命?如果沒弄懂,如何談孔

子的後半生?

 

 性即是老子所說的道,指創生宇宙萬物的本體而言天命之謂性

等同於道法自然,天命與自然都是自立自成之意(就像基督神學立

上帝為第一因,而上帝也是自立自成)都是對於創造本體如何而產

生?何所依的終極解釋。否則沒完沒了的問下去,就無法立論了。

至於何以能自立自成?已超出人類可以求解的能力範圍。自立自

成,賽斯稱之為自發性,是基本內在宇宙的法則之一,它不是無中

生有,當然也是被創,而一切萬有也不知其所來自,有如老子所說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作為我們所知的宇宙人生之第一

原理的道是本於道法自然而創造。因而天之所命的自立自成就是總

原理。如此,人要依循道性修身養性才有個依據。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

可得而聞也。」──公冶長 (春秋時代的性已有本性、本質之意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憲問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不同於君子有三畏之畏天命。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

 天命,自立自成自然之意,雖無人管制,天體運行卻井然有序,

大自然也是四時有序,萬物自生自存。人類經由各種管理卻是最亂

最無秩序的。所以孔子才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社

會之紊亂乃因人忘失內在之仁性,所以人如果能自制有秩序,就能

達到世界大同、萬物一體,歸仁則能成己成物。(學不厭而誨不倦

就是成己成物--述而)

 

 孔子言性與天道的性也是天命之謂性的性孔子五十知天命,到

底知什麼天命,變成一個謎題。知天命即是知性,也就是後來所說

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道,孔子從此對於原先創造本體的「性」

改稱呼為道。知天命也就是了悟道乃自立自成。這必須回顧孔子所

說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時更迭,

萬物生滅輪轉,一切似乎都這麼自然,所以孔子也體會到本體創造

自然無為、無干涉,大概也更加理解老子的思想。所以五十一歲

時再度拜訪老子,大概是求證自己之體悟,因而歸結出五十知天

命。這從孔子後期與中庸的終極政治理想可看出與老子的無為而治

的政治理想不謀而合,雖然推廣的內容不一樣,無為不擾民的精神

卻一樣。如中庸第33章末段所說: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

。」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

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

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見本文末段之論述)

 

孔子三十四歲問禮於老聃,臨辭時,老子贈言:「聰明深察而近於

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也就是

不要仗勢自己的聰明博辯去議論人家或舉發人之短,這樣容易遭殺

身之禍。孔子年輕時比較剛強躁進,五十之後則是溫良恭儉讓

輕時把創造的本體稱為,人倫綱常等稱為道,所以說「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但是五十之後和老子一樣,對於創造的本體改稱

由是而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作易繫辭傳時,寫到「一陰一陽

之謂道」,陰陽被誤解為男女,其實這句話是呼應老子所說的「

物負陰而抱陽」,也就是賽斯所說的架構一(陽,可見之現象)是

架構二(本體界)在物質世界的顯現,或說架構一沉浸在架構二,

兩界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關係,老子以母子來形容本體與現象的關

係很貼切。看得見的物質現象,內在有看不見的存在支撐,這就是

一陰一陽或負陰抱陽之本意。因此孔子自謂述而不作,他無法像老

子一樣去闡述本體之道的本質與特性。雖然他與釋迦、基督對於人

生的苦樂都有根本的體悟而論述人生應有之道,但是和釋迦、基督

一樣,只能在求道之工夫實踐上著墨,無法去描述道的生成原理與

本質,人類歷史上只有賽斯與老子能加以描述,老子只能點到為止

,賽斯提供了更多的細節。佛法否定創造的積極意義,往本自具足

的方向闡述。

 

  而性即誠,誠即性,所以說誠者自成,自成即是天命,非被創

而有,與老子所說道法自然一樣,自成、自然也就是賽斯所說的自

發性,這是基本內在宇宙的法則之一。率性是依循此本體之性的特

質而立說的即是道,修習此道即是教化。道不是一般的法制規章,

與人之德行可說是合一的所以必須片刻不離,尤其是自處時更要

注意,起心動念也要留意,細節不能疏忽。中庸的致廣大而盡精微

、莫現乎隱、莫顯乎微。

「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與老子的「既知其子,復守

其母」意思一樣。都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然而中庸著重於以真誠之心來建構人倫綱常與社會秩序的道德條

教化百姓,讓百姓有依循效法之道,比較像佛教的以戒為師,

佛教徒在未開悟自立之前,以戒律來軌範引導自己的身心言行。但

老子著重於不言之教與無為之治重點不在規範或擾民,而是防

微杜漸去建構一個優質的見素抱樸的生存環境。甚至說「大道廢,

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沒有仁義的規範,百姓依道而自然發露,

就可免除因六親不合而有的孝慈之道德條目)」,老百姓若能顯露

道性,依道而生活,何須道德條目,有如六祖壇經在無相頌所謂的

"心平何用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這是心中的自然發露,無須透過戒律道德條目來強迫或引導。

孔子也無須到了七十歲才說從心所欲不逾矩。莊子也說「道德不廢

,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莊子.馬蹄》,「夫道,

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大宗師)。 這就是儒家與道家的分

然而人類社會人性的發展卻走到以法治仍無法普遍安份守己的

地步。因為大道仁義皆廢,發展到智慧出有大偽的極端展現,爭出

頭,為了生存無所不爭。台灣甚至是詐騙集團的生產國,外銷到世

界各國繁衍。而中國大陸自古以來即是仿冒的佼佼者。無奸不成商

,孫子兵法,厚黑學等等,老子早就看出華人智慧出有大偽的劣根

性。

不過,老莊對於人性在社會活動所展現的負面現象倒是有點因噎廢

食。關於這一點可能是老莊與佛都認為人世只是藉假修真的虛幻場

所,無須往物質現象去發展,重視的是德行的培養以返真。

老子的、孔子的、中庸的挽救不了中國人代代戰亂的痛苦

 

三.惟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與賽斯的對宇宙義務的承諾:

四. 成己成物

五.中庸所依的道是什麼?如何確認?

六.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與「無為而治」:

 ☆☆中庸惟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與賽斯的對宇宙義務的承諾 中庸之二

 

p.s 無為而治也可參閱道德經第37章之比較 :

    道德經第37章: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說明了什麼?( 增補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

    知之。」與本章之比較 )

 

補記 : 2023 03 09

生命各自承擔與成長
*孔子--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一個人重要的是要忠於自己, 勇於面對真實的自己 ;

信守承諾  . 不要結交不敢面對自己的人 , 不敢面對自己就是

虛偽的人 , 文過飾非無誠信可言 . 自己有過錯 , 不敢面對 ,

對於其他的錯誤也同樣不敢面對 , 甚至隱藏自己真實的情感 .

有過錯不要怕改變 , 要找出錯誤的原因 . 孔子點出要義, 私

下應該有詳解 . 看看賽斯如何幫孔子解這段話-----

 

**誠實面對自己,一定要接受情感的自己,釋放自己的情感能

量,然後學會引導它。你們全都害怕感覺真實的情感,所以,你

們沒有能力引導它。然而,你們每個人都要學著認識、感覺和指

揮自己的情感實相。接受你此時存在的樣子,你現在是什麼就是

什麼的這個事實——然後你就可以開始與你所是以及你所有的

一起共事。否定當前的自己,去找心靈或理想的自己,將會是徒

勞無功。——賽斯

**讓真實的喜怒哀樂釋放出來 , 然後學會引導它 . 學會用甚

麼思想來引導 , 讓這份情感能量導入正常釋放 .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賽斯那段話與中庸有異曲同工之妙 , 兩段話合併理解較完整 .

在人心中的喜怒哀樂未往外發作時 , 蓄勢待發 . 但是每個人

的情緒發作 , 各有背後的原因 , 也就人是的情緒發動是被教

出來的 , 受父母師長'環境'風俗習慣及各類思想所影響 , 而

有不同的反應 . 是否要讓自己的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 , 讓情

感的創造能量往正面發展 , 那就看各人的抉擇了 .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贊天地之化育的天地人合一才是人類的方向與出路。人不能把大

自然及生存於其中的生物當成取之不盡的提款機。

賽斯 : 「和宇宙連結為一的一種引以為傲的領悟」就是天地人

合一的境界。

「對宇宙的義務所應有的一種承諾」就是贊天地之化育。

  你必須先要承認你在自然的架構裡的存在,接受你做為宇宙

的一部分之自我價值,並且也給予每個其他人同樣的認可,同時

也尊重在所有形式裡的生命。每一次你肯定你自己存在的正當性

時,你也幫助了別人,你的精神狀態是這星球之心靈氛圍的一部

分 .

**是什麼信念讓你怒不可當

*1.首先要覺察你情感的真面目

    經過一段時間,當你變得對自己的信念更明白之後,你將

  看出它們是如何自動地帶來某種情感

   一個對自己有把握的人,不會被每一次別人對他的藐視所激怒,

  而他也不會記恨。然而一個對他自己的價值沒有信心的人,

  在上述的情況之下,就會暴怒起來。

2.你的情感的自由流動,如果沒有受到阻礙,永遠會帶你回到

 引起你情感的那個有意識的信念。(這個信念若不連根拔起,

 你的情緒很容被煽動。)

你的情感總是會改變你身體的化學平衡及體內荷爾蒙的量。

 

 

 

arrow
arrow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