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269092_841478002594262_2963955063586571157_n  

 

 

 

 

**「行莫若就,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出自莊子

中的《人間世》

虛與委蛇,雖遷就也不能太投入而不克自拔,反而傷了自己;投其

所好也不能奉承過度,表現的太露骨,想要暗中潛移默化也會失去

立場。莊子這句話主要是針對事君而言,有道伴君如伴虎,在不傷

其自尊與威嚴之下,如何達到諫言的目的也須要很高的技巧。引申

到師長或父母或朋友之間對另一方的諄諄善誘,確實煞費苦心。

想要先獲得對方的認同與信任再來感化他,也要適可而止,否則過

猶不及,連自己都賠進去,卻辦不了事。

 

**了悟與發現是面對過往,創造是邁向未來、開發未知的領域。一

個是賞畫者,被動的等待新畫作的出現;另一個是畫畫者,主動的

畫出不為人知的新畫面。同樣都是無盡。一個是生命的旁觀者,一

個是生命的參與者、創造者。

 

**放下與負軛像是蹺蹺板的兩端,如果是相對關係,容易陷入拉扯

的迷惑中。所以不須放下,而是轉化,直接轉化負軛的意義,就像

是色即是空、煩惱即菩提,直接就色與煩惱看到空性、菩提,而不

是打破色去看空或放下煩惱去見菩提。根本之道是學轉化的工夫

  轉化聽起來是不容易,轉化也可以說是心轉法,觀念或道理通

了,想法改變,行為與作風也會跟著改變,所謂真知必有真行。如

果一知半解,大概很難產生行為能力。知與行之間就像理想與現實

之間,不是一句話可定論。

 知易行難或知難行易早年曾有一番辯論,應該是看情況而定,而

不是一個觀念可以全包。

因為行難,所以須要意志力與堅持以求突破。俗話說,江湖一點訣,

說破不值錢,講的就是知難行易。至於那些須要高度技巧與深奧知

識的事,可能是知難行難。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的錯誤生命觀,引發許多爭奪與困

境,換個角度,問題就消失了,何須解決?生命觀不改變,永遠會

有新問題。

對於生命的普遍無知是人類最大的問題。

對於現實事件與發展的解讀錯誤與太過表面化,只看今生鐵定無

解。

 

**(就創造而言,物質世界可說是形上世界的實質顯現,所以物質

性的宇宙或地球以及在其上人類肉眼可見的一切都可說是一種象

徵,象徵形而上的內在宇宙或世界,可稱之為象徵或表象的世界。)

譯文:透過象徵世界,我們可以進入靈魂的深處──能量、光、意

義、美、力量等,這也是神性(或道性)的根源所在。

從傳統的象徵世界(也可以說從我們的身體)我們可以連結進入我

深層的內在──神性意識的根源。我們的神性意識是真實的,它

是我們內在生命的基礎,也可以說存在於整體性的內在宇宙(就神

性意識而言,萬物是一體的)。而人類生命就是在找回這個內在神

性意識的神秘部分。-----Llewellyn Vaughan-Lee盧埃林沃恩-

(1953年生於倫敦)是一個蘇菲神秘主義和血統的繼任

(古聖哲或各宗教教主所宣導的就是呼籲人類,人性不只是七情六

欲的表現,人性還有更深層的內在神性或道性,這也是所有生命的

本源,人類應當找出這股內在力量去發展人生,而非沉溺在名利與

情愛的爭奪。)

*人與萬物是共生共榮的關係,實質的存在是萬物一體、地球一家,

人類有義務幫助或提攜其他生物,而不是長期把牠們當成食物或提

款機來滿足自己的財富欲望。

"Through the symbolic world we can have access to the

depths of soul - to the energy, to the light, the meaning,

the beauty, the power, to the divinity that exists there.

Traditionally the symbolic world is where we connect to

the deeper layer that is within us, which is our divine

consciousness. Our divine consciousness is real, it exists

in an interior world. Part of mystical life is to reclaim

that divine consciousness."

—Llewellyn Vaughan-Lee

 

*論語衛靈公十五: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人與人之間的交談是一種經驗的累積與智慧的判斷,大部分的人常

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得罪人,一句話可以救人也可以傷人。

 

*人的確有要活的一種本能及欲望,而他也有要死的一種本能及欲

望。這同樣也適用於其他的生物。每個人在他的生命裡,都與他自

己的同類以及其他的族類,從事一個合作性的冒險;而在死亡時,

他也以一種合作性的態度行事,將他的物質肉身回歸給大地。

——賽斯

(物質肉身回歸給大地,西藏的天葬可說是怵目驚心。現代人大概

只能接受火葬或土葬。)

 

**賽斯說"但我能給你們的最大禮物,是重新肯定你自己存在的完

整性(內外我合一)和正直性。",這是賽斯不斷在強調的,我們

不只有身體的祖先,還有靈魂的祖先。賽斯是給人釣竿而不是給人

一條魚充飢。這只是比喻,賽斯並不鼓勵人家釣魚。

 

arrow
arrow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