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5133_566951113380287_1372487176_n  

 佛像篆刻  來楚生 (1903—1975    名稷勛,字楚生,以字行,

  又字夢鳧,號然犀、負翁、一枝、非葉等;晚年易字初生,亦

  作初升。浙江蕭山人。  是詩、書、畫、印四絕的著名藝術家

  。其畫清新朴茂、筆墨簡練、格調雋逸  )

 

 

 

    釋迦牟尼離家去追求生命真諦之前並無研讀過任何宗教經典

或哲學典籍(中國的佛陀傳是這麼說,但是印度拍攝的佛陀傳卻提到

有婆羅門專門教他婆羅門的經典,文武雙修是做為儲君所必須,而佛

陀對於婆羅門是有諸多懷疑),甚至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都很訝異。

    他進入修行林中拜師學藝,透過打坐進入三界最深的非想非非

想處天,但是出定後他依然未有解脫之感,生命的根本煩惱還是存

在。後來進入苦行林對身體施以最嚴酷的禁制,終致奄奄一息,仍

不得解脫。也就是沒觸及生命的根本問題。離開苦行林被牧羊女救

後,開始在菩提樹下深思生命問題,某一天夜睹明星而悟道。(這

當然是簡說,實際過程絕對沒這麼簡單) 然後開始他傳道的一生,

其間歷經十難的考驗,證明他知行合一,不是說說而已。所以釋迦

悟道之後必須在人間驗證,才能稱得上成道。那麼現行的禪淨密律

各種法門的修行方法,其實與釋迦無關。既然是信佛,當然是信佛

所說,依法去如實實踐是最直接了當。難道佛教徒自己去參悟會悟

出比釋迦佛更高妙的佛理?坐著不能成道,所以六祖說離世覓菩提

,猶如覓兔角。六祖慧能更神奇,不識字也沒看過佛典,進入佛門

也沒學打坐,更無進入禪堂參禪,只是負責廚房雜務,在生活中參

悟佛理。直至五祖傳授金剛經給他聽而開悟後,傳法與他,他為躲

避爭奪衣缽的追殺,躲進森林中的打獵隊伍,歷經十六年的羞辱、

謀害等等,驗證他知行合一的真工夫之後。他才下山進入佛寺受出

家戒,正式成為一個出家人,四處弘法度眾,他既不是在禪堂參禪

打坐也不是看經典開悟,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開悟,當然所教

的也是如何實踐,而不是打坐。所以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實在是任

何宗教的第一要務,捨本逐末終不入門。

 

佛法是很深奧,人生如何解讀也很重要,做為一個佛教徒基本上

要把握的是道在平常日用中,如何把佛性呈現在日常生活的言行

中,這是第一要務,許多人忽略了,所以生活難改善,其中最大的

干擾就是佛教說的習氣難除,習氣建基在脾氣、個性、世俗心,這

三毒不除,累生累世學佛難突破。世俗心就是以世俗的想法來與世

間相呼應,而不是以佛法,所以六祖聽到應無所住生其心就開悟

了,與空性相應自然不生執著。中觀的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

世俗諦與世俗心不一樣。這句話的意思與六祖說的離世覓菩提,猶

如覓兔角一樣,其實也就是菩薩道精神,修行一定要與人世間互

動。山林佛教只能是自了漢。所以說釋迦牟尼佛是在人世間成佛而

非在天上。太虛大師也說要結法緣先修人緣。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這也是儒家說的內聖外王,雖然內容不一樣,精神是一樣的。這應

該也是修學佛法的大方向。

 

 

壇經懺悔品第六: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

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

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想要解脫知見,前頭的路必先走過,如是方能"應生無所住心"而與

空相應。這也是緣起無自性空的即世間而出世間的根本,把握當下

即現實而修行,而非另立一個修行環境去修。如是道在平常日用中

才有一個依循的基礎。

如何是理事圓融?各宗派爭吵的不就是這個。什麼是修道?如何

修?釋迦異於傳統印度的是什麼?為何須要龍樹出來推動大乘佛

教?空有二宗各有所執,修甚麼心?養什麼性?基督的救世主與空

性似乎兩不相干,如果向外追求,兩兩落空,所以說各自內薰,莫

向外覓。西方人誤以為救世主在天上,空等了兩千年卻遲遲不來,

莫非基督食言?

基督教義的核心是先付出才能有所得,當人類依照聖靈所結的果子

去實踐人生,就如同神的國度降臨或救世主帶領大家到天堂。如果

佛教徒的日常行為無法與空相應,人間淨土可期嗎?善巧方便,無

非要把人性中潛藏的神性、佛性、道性顯揚出來。但是宗教導引到

信仰的方向而非心法的實踐,向外求,有求必應,神跡感應讓人的

佛性更加隱匿。自皈依只剩唱念。所以萬象之中獨露身,也只能是

我愚人之心也哉。時代的演變,不各自內薰還真不容易。

 

 

 

*學佛重要的是觀念的突破,這也是釋迦牟尼異於印度其他聖賢之

 所在,論打坐工夫的境界何其多,不差釋迦牟尼一個,但是解脫的

 根本法何在?卻是他的重點所在,如果沒有釋迦的開悟,大家可能

 還須努力去開悟,而且打坐也不見得能悟出解脫之理。釋迦及六祖

 都沒教打坐。釋迦所悟之法是什麼?始終是個爭論點,所以各走各

 的路。生命之路是活的,本不應定於一尊,也許佛教把佛吹捧太高

 才是問題所在。釋迦的開悟是個起點,開啟了解脫之路,所以後世

 的人在這個領域隨著時代之演變而有所新的說法與方法以適應各

 類不同需求的人。執著於釋迦說了什麼已無可考,大概也沒必要。

 佛教終究也要與時推進才不會滅亡。印度佛教與西域佛教都在本地

 消失,印度人還是以婆羅門教(印度教)為主。

 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才是根本解脫之道,要學會與空

 性相應,練就應無所住生其心,都須從觀念下手。開悟就是道理的

 一貫性,不會顛倒夢想,所以釋迦教徒弟靜坐是如理思維,好好領

 悟他講的道理,如實實踐在生活中,不是參公案。因此37道品是

 比較受用。把人性潛藏的佛性顯揚出來就是道在平常日用中。

 生命這條路如何走?因人而異,大家的人生路所遭遇的不同,功課

 也不同。

(p.s 原始佛教不斷強調苦空無常無我,但是佛陀對於苦的解說卻不

     一樣 :

我們生於大地,所受皆苦,輪迴世間,苦悲充斥其中,然而世間

並非為苦而設,這世間是覺悟者的居所。但覺悟者須得覺醒,現在

,這便是汝等之責。無明生起痛苦,憂傷與妄念,嗔怒、貪婪、傲

慢、自負、忌妒,這些皆由無明而起。幻象將人誘入歧途,生死雖

為二相,但生死無別,竟為一體。)

世間各種信念都無定論,也就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信仰宗教

  因人而異,難有定論,有人須要人家引導,也有人不須要。何謂

  修行?也是因人而異,但是修身是基本。

 信仰宗教之後的人際關係會經歷過幾個階段的變化,隨個人用功與

 領會程度而修正。信仰不見得是好事,凡事過猶不及,所以所有聖

 哲皆提倡中庸之道。

 心中的信仰要有中心思想,沒有中心思想很容易游離與受傷。大部

 分的教徒都無中心思想,信仰只是個安慰,日常生活卻不依所信而

行。所以充滿矛盾的人比比皆是。

 

 

 

 

 

arrow
arrow

    也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